馬時亨辦公室太遠 沈聯濤廣東話欠佳
調查報告仙股風波無一高官負責

蘋果日報 2002/09/11 00:00


【本報訊】港府昨日公布細價股事件調查小組報告,報告對各財金官員的責任均輕輕帶過,但報告可信性廣受質疑;批評集中在上市公司港交所行政總裁鄺其志身上。由於並無官員需負責,特首董建華、財政司司長梁錦松及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馬時亨都沒有道歉。馬時亨更認為自己只是議會經驗不足,覺得自己有能力繼續擔任此職。不過各大政黨一致認為馬時亨要負上政治責任,應向公眾道歉。 記者:尹彥超、龍婉嫻、莫劍弦、陳廣慧
調查報告指出,今次事件是由種種看來並不嚴重的問題結合而成,港交所的諮詢文件只是觸發點,引致細價股股災屬不幸及遺憾。報告指出,並無發現原先以為存在的重大缺失,其中焦點人物馬時亨除了在立法會質詢時表現較差,非不稱職,且同意他於七月才加入政府,有很多事要熟習,加上辦公室在中環,與在金鐘的下屬溝通不暢順,對實際情況發生誤解,令他在議會上表現令人失望。調查小組只建議馬氏對此加以檢討。
馬時亨昨日口頭上雖然接受及支持調查報告內各項建議,但強調報告並沒有指他失職,只是批評其議會應對欠佳。對於記者問他會否減少社交活動,多抽時間看文件?他面有慍色地重申會衷心接受批評,承諾會吸取教訓。他又指與局內同事的溝通已改善,惟始終不肯對受損失股民及受影響上市公司道歉。
董建華則指出,報告詳細解釋事件與問責制無直接關係。他以政府今次「反應快,調查又快」,反映問責制正在運作。他又為馬時亨辯護,指他剛上任,相信吸取經驗後會做得更好。梁錦松則認為報告不偏不倚,不相信有人的誠信有問題。
報告又認為證監會主席沈聯濤毋須為事件負責,事後他提到沒有與港交所商討一個定價,只是由於廣東話欠佳,引致溝通上出現誤會。
逾六成市民不滿報告
本報昨日以電話成功訪問三百二十多人,其中逾六成半被訪者不接受報告所指,即梁錦松、馬時亨及沈聯濤不需要為事件負上行政責任。五成半被訪者則同意,報告認為鄺其志需要負上行政責任,其中三成人指他應該向公眾道歉,其餘各有兩成多被訪者分別認為,鄺其志應該要辭職及減薪。
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今日舉行特別會議,由梁錦松解畫。各大政黨均認為,雖然報告沒有指馬時亨失職,但他作為問責局長,應負上政治責任,就事件向公眾道歉。民主黨直言,董建華也要為「搵錯人選」道歉。前綫劉慧卿指出,由於調查小組的職權範圍過窄,立法會需要另外成立專責委員會,徹查事件。

「為馬時亨洗得乾淨」
另外,民主黨及金融服務界議員胡經昌對報告均表示失望,認為報告將問題粉飾,前者形容「為馬時亨洗得乾乾淨淨」。胡經昌更強調事件「實際上有大鑊嘢」,故他支持成立專責委員會徹查此事。行政會議成員梁振英指事件較複雜,但報告全面、公允,現時最重要檢討三層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