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警察機動部隊人員在元旦日凌晨,在尖沙嘴執行人群控制時,與數名少年發生懷疑「互摑」及以粗口對罵,事件更被電視新聞鏡頭拍到。據目擊者指出,少年只是貪玩不守規矩。事件發生時,數以萬計人群正在那裏迎接新年,據估計當晚有青少年破壞了文化中心二千個花盆。
公開挑戰警權
西九龍總區副指揮官古樹鴻在一月二日向公眾澄清事件,並嘗試把事情淡化,他說今次只是小事,根本沒有發生暴力衝突。不過,元旦日的事件卻引起人們討論,究竟香港警隊是否有能力控制騷動的人群,以及他們是否能夠有效對付挑戰警權的滋事分子?更多的討論,集中於警隊今次的處理方法是否恰當。公眾不滿古樹鴻,因為他沒有說真話;員佐級警員則批評警方,不向搗亂的人群及不良青年予以強硬鎮壓。
我們應該從元旦事件吸取教訓。首先,香港的法治及社會秩序正在惡化。近年的罪犯更強悍、新移民沒有希望、現在輪到不良青少年,他們挑戰法紀,並向我們的警員予以挑釁。這種情況,是我們一方面要求更多人身自由,但卻同時犧牲了公眾秩序。另一方面,這又與我們愈來愈不能容忍濫用警權有關。
元旦事件是最好例子。從電視可見,青少年不怕犯法,而前線警員因為缺乏認受性,以及因為害怕遭受投訴而不願嚴厲控制滋事分子,所以他們不能處理這種公開挑戰警權的事件。
第二,為了應付騷亂的群眾及不良青年,社會應同心譴責任何公開不守法及挑戰警權的人,令他們知道香港對不法事情毫不容忍。公眾同時應該給予警隊足夠的授權,讓他們在執法時可以採取必須及合理的武力。
第三,香港警隊必須訂立清楚的維持公眾秩序的行動政策,提供清晰及具針對性的指引,讓前線人員安心執行職務。前線人員應該有權力對付不守法紀的群眾,而毋須臨時再向上級報告。
同時,只要騷亂不是由前線警員引起的,在處理騷動後,他也應該毋須負上個人責任。
最後,警隊需要對維持法紀採取堅決及果斷的立場,要清楚這是公眾所要求的,他們不該在公眾面前顯得對犯罪者猶豫不決。
香港市民守法並希望保持良好社會秩序。他們不願見到有人逍遙法外、挑戰執法人員者竟被容忍。
不過在元旦事件中,古樹鴻的表現就令公眾覺得,警隊不能也不願採取果斷與強硬的政策來維持秩序,並且容許襲警的少年逍遙法外。同時,古樹鴻為了淡化事件,竟為警方不採取行動找藉口,更把襲警少年的行為合理化。
古副指揮官向警隊、滋事者和公眾發出了錯誤的訊息。在警隊而言,前線人員絕對有理由忿忿不平,因為他們的權威可以被挑戰、他們可以遭掌摑,此舉嚴重打擊警隊士氣,在警隊高層與員佐級人員之間產生更大分歧,前線警員會更無所適從。
挽回惡化法治
在滋事者而言,特別是反叛及衝動的青少年人,他們可能一時激動或貪得意,以身試法或挑戰警察的膽子會更大。
最後公眾可能覺得,公眾秩序沒有保證,因為警方不願或不能控制秩序。當香港市民見到他們所信賴的警隊副指揮官為了息事寧人竟當眾說謊,他們即使不感憤怒,也會十分沮喪。
元旦事件顯示香港的法治遭受衝擊,滋事青年膽大包天,而警方的指揮猶豫不決,對滋事者妥協。政府應該採納上述的補救方法,以挽回惡化中的香港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