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教練查柏東尼在這場比賽捨棄慣用的「三五二」陣式,而改為「四四二」,而以狀態大勇的托迪,作為箭頭韋利與其他中場球員之間的「橋樑」;事實證明是可取的,進攻效率不亞於以托迪輔助兩名前鋒的時候。
托迪態勇敵衞難防範
像其他強隊一樣,意大利甫開賽即搶攻,嘗得甜頭後便控球在腳等待機會。韋利首個入球勝在入楔時間夠準、第二個入球則靠體力壓過敵衞,反映其狀態理想。至於托迪的狀態更可用「巔峯」兩字來形容,意軍第一個入球便藉他控定彭路基長傳後,再傳出一個地波予韋利射入。而托迪不斷走動為自己尋找射門機會,令敵方難以防範,若果他腳風順一點的話應有「士哥」。
更難能可貴的是,意軍中後場球員不但包抄準、走位配合緊密,而參與攻勢時不乏佳作。別忘記兩個入球的開端,分別來自彭路基與迪比亞治奧的準確長傳!厄瓜多爾教練高美斯賽後承認優勝劣敗:「意大利實力強勁,應該是本屆最強球隊之一。己隊在第一場世界盃比賽便與他們對陣,踢來相當辛苦。」
下半場收韁防線呈險象
那麼意軍是役表現真的毫無缺點?若吹毛求疵一點,意軍以右路攻勢較凌厲,擔任左中場的當尼未能充分利用球場深度及闊度,令側擊稍欠平衡。至於該隊在下半場「收韁」後,曾被厄瓜多爾一輪搶攻而導致後防呈險象:包括予對方太多後上射門空間,以及隊長馬甸尼曾包越位等,某程度上顯示該隊防線須擔心的地方,似乎比鋒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