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抱着期待的心情來登泰山的,但友人說:「泰山並不高,只有一千五百四十米,它也不特別雄偉,看了別失望。」
不管大家怎麼說,我不會後悔來到泰山的。從小,我就聽過「有眼不識泰山」、「穩如泰山」、「泰山壓頂不彎腰」、「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這些話。
文人如孔子、曹植、李白、杜甫和蘇東坡,哪一個沒來過?還有那些皇帝,個個都要登上泰山,向天報告他們即位。
皇帝來的時候當然不用自己爬,有人用轎子把他們抬上去。當今更舒服,可以乘纜車。泰山分前山和後山,如果能一上一下,兩邊都坐,更把泰山看個清楚。
到了山頂有條小街,一旁有客棧、餐館、租解放軍軍服,給那些早上來看日出的客人。印象最深的是山上的餅,用一塊圓形的大鐵板,外圍是把手,可以將它轉動。鐵板下生火,上面倒下麵漿,再用一枝地拖型的木器把沒燒熟的麵漿剷起,一張圓餅就那麼製成。包着一條小葱,加了黑麵醬,就那麼啃吃啃吃地一口口塞進肚裏。一張餅賣三塊人民幣,加多二元,就給你打兩個雞蛋下去煎。
去到哪裏都少不了賣紀念品的,山上最多的是賣石頭,上面刻着「泰山石敢當」五個字。小時候不懂的,以為拿了泰山的石,也敢拿去當舖撒野。原來不對,泰山有個人姓石,名敢當,勇得不得了,惡魔看到他也要避開,所以後人在石上刻着他的名字,放在牆角,就能辟邪。我也即刻買了一塊。鬼怪事,已落伍;要辟,辟些撩事生非的八婆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