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股壇:一太撥備屬技術性

蘋果日報 2002/02/04 00:00


第一太平(142)於發表業績之前,披露為多項業務作出撥備132億港元,或16.93億美元,該項撥備相當於過去14年盈利總和,或相當於市值的3.9倍,數字龐大。該等撥備中,包括過往收購所引致的商譽8.58億美元、滙價下跌撥備2.7億美元、資產撥備5.65億美元。
若以投資分類,包括為菲律賓地產項目MPC撥備7.44億美元、菲律賓電訊PLDT5.63億美元、印尼食品印多福2.86億美元,其他風險撥備1億美元。撥備不涉及現金,對財政並無影響,過去商譽撥備無可厚非,資產減值亦無可奈何,第一太平主要投資於菲律賓及印尼,而兩地貨幣滙率過去1年不斷下跌,撥備亦有必要,撥出1億美元作為其他風險,已是保守,看來第一太平的處理,是面對現實,以反映帳面值,透明度亦較高。
第一太平的業務原屬環球性,但持續的整頓,大量出售各地資產,目前已集中於東南亞的菲律賓、印尼及泰國,業務為地產、電訊、食品及消費品,去年中期錄有盈利2040萬美元,但計入滙兌虧損3250萬美元後,已出現虧損1210萬美元,去年後期出售消費品投資,本來可獲利潤,但撥備數字龐大,去年業績亦將出現相當虧損。
其實,第一太平的撥備,是技術性,若以香港會計準則計,去年股東權益只有3.17億美元,反映已扣除相當撥備,但以國際會計準則計,股東權益則為20.18億美元,估計撥備是按後者計算,以香港會計標準看,撥備的影響不會大,因此,第一太平股價於急跌8.4%後,其後已回升3.7%,儘管仍跌,也是心理大於實際。

前景看菲印經濟表現
市場關心的,是第一太平能否順利售出菲律賓MPC,以及未來滙率的變動,至於着手提早償還可換股債券,相信可順利進行,會計上的撥備,基本上對股價無大影響,估計只是跟隨大市反覆,前景以菲律賓及印尼經濟表現為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