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Me:中糧挑戰高位 - 高彰坡
「股神」畢菲特認為目前在中國難尋理想投資對象,但畢菲特如果研究中國糧油(606)的投資價值,或會收回這句說話。今周出擊對象,就是中糧,短期目標5.80元,中期挑戰52周高位7.33元,並可屢創新高。
畢菲特揀股其中最重要一環,是「要看未來」,強調要透過窗戶向前看,不能只看倒後鏡。計算未來,是評估內在價值的不二法門。沿用此法,FollowMe看好中糧前景,因現價嚴重偏離應有價值。
中糧分拆自中國食品(506),因是國內領先以糧食提煉燃料,並獲國策全力支持的環保能源股份,招股時大受歡迎,超額606倍,掛牌後第8個交易日即升至7.33元,比招股價3.72元,大升97%。6月中曾裂口下跌,純受國務院計劃停止以糧食作原料提煉乙醇,目的是避免與民爭糧。中糧在黑龍江以玉米生產乙醇,市場反應過敏,令股價跌至8月中低位3.30元,並跌破底價。對了解環保能源市場投資者而言,低位收集機會轉瞬即逝。
發改委8月公佈再生能源規劃,明確指出國家以非糧為生產燃料乙醇原料,其實更符合中糧既定基本生產方針,股價因而迅速回穩,升至5.55元後橫行,一旦升越黃金比率彈幅0.618倍所在5.80元,即可扶搖直上。上周五成交增110%,基金加速收集越來越明顯。
中糧其實在上市時已表明以糧食混合非糧生產燃料乙醇,發改委新政策只令中糧新建乙醇生產項目,改以全部非糧生產,對中糧更為有利,原因如下:
一、經濟效益更佳。某些省分非糧原料價格比糧食為低,例如中糧新建廣西廠房,早已決定以非糧木薯生產乙醇,而廣西及南部一帶盛產木薯,比採用玉米更適合。
二、風險減低。加入非糧可令整體原料價格風險降低,因糧食與非糧價格甚少同步升或跌,引出自然對冲效應。
三、品質不受影響。植物糖份越高,可生產更多乙醇。生產1噸乙醇需2.8噸木薯,但玉米則需3.3噸,而且木薯副產品比玉米較多。
中糧處境比上市時更清晰明確,前景更佳,但3月底升至7.33元時,紅籌指數企3436點,上周五收6751點,累升96%,可見中糧有權炒落後,值得加分。
中國糧油(606)投資價值在本身盈利與行業前景。目前主業在油籽加工,07年度(12月年結)上半年佔集團收入68%,生物燃料與生化業務暫只佔較低比率,其中燃料乙醇僅佔9.3%,更見發展空間。
過去5年,新能源環球創新指數(NEX)跑贏大市,去年全球總投資在環保能源的資源達1000億美元,預期將步入收成期。中糧計劃投資14.6億元人民幣,在廣西建燃料乙醇生產基地,第1期今年底可投產,已被列為世界500強之一。中糧預測PE僅16.2倍,P/B1.94倍。以所營行業獨一無二衡量,現價未反映其潛在價值。
FollowMe9月30日推介粵海投資(270),升至5.50元後回至上周四低位4.83元,周五反彈,最高5.19元,收5.11元,重越10日線兼MACD熊差距大幅收窄,新升浪一觸即發。
粵投為老牌紅籌,市值312億元,無論背景、資歷與盈利,均具回歸A股條件。中移動(941)大升,原因之一就是隨時可率先發行A股。
粵投與今期正選中國糧油(606)同具環保概念,前者主攻水務供應,後者則以植物提煉氣體或液體燃料,均屬「國策受惠股」,上升潛力優厚,落後值追。
高彰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