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今日

食環署抽驗惠康出售青斑
鹹水魚首發現含孔雀石綠

蘋果日報 2005/09/02 00:00


【本報訊】繼鰻魚及內地淡水魚被發現含孔雀石綠後,連鹹水魚也首次發現孔雀石綠。食物環境衞生署昨證實,在北角一惠康超市抽取的一條來自台灣養殖青斑樣本發現含致癌物孔雀石綠,本地海鮮業界即時停售養殖青斑,直至化驗存貨不含孔雀石綠為止,不過台灣漁業署對毒魚來自台灣的說法有保留,有市民則決定「以後唔會再煲魚湯,蒸魚都會盡量少食」。 記者:張嘉雯、梁洵瑜
食環署早前接獲投訴指有青斑含孔雀石綠後,抽驗市面出售的六個青斑樣本,其中在北角新都城惠康超級市場出售的海魚青斑發現含孔雀石綠,這批青斑由香港仔的供應商由台灣入口。另外,五個取自本地魚場、批發市場及其他零售店的青斑樣本則未有發現含孔雀石綠。
食環署即時與海鮮業聯合總會開會,業界同意即時暫停售賣養殖青斑,直至當局驗明不含違禁藥物為止,亦同意每批青斑在運到市場發售前,由當局抽取樣本化驗。聯合總會主席李彩華稱,食環署人員將到香港仔、油塘及長沙灣批發市場檢驗入口的海魚,包括青斑及紅
魚由等,化驗證實不含孔雀石綠才會出售,暫時也不會由台灣入口青斑。
台指無法確認來源
他估計市面約有數噸青斑存貨,業界損失過百萬元,目前市面出售的青斑主要由本港、內地、泰國、印尼、菲律賓及台灣供應,每年有一萬三千公噸青斑入口,當中台灣佔約一百三十公噸。
台灣漁業署養殖沿近海漁業組組長石聖龍昨晚稱,因應本港指有來自台灣的青斑含孔雀石綠,當局會以歐盟標準,即日起全面檢驗全台養殖石斑。他說是供應商告知港府青斑魚由台灣漁船運來,但他指香港業界往往將來自各地青斑運到沿海網箱養殖,再依定單送上岸,各地青斑混在一起,根本無法確認樣本是否來自台灣,也無法得知是在那環節施用孔雀石綠。
香港漁業聯盟主席姜彥文稱,青斑可分塘養及海養兩種,前者在陸上開池飼養,後者則用魚排,「出事嘅斷估都係塘養㗎喇,海養嘅,用藥嘅功效唔係好大。」他又指,台灣來貨既大條又鮮美,最為搶手,一般青斑每條逾百元,台灣來貨每條貴十五元。他慨歎現時台灣青斑出事,行業「當堂死火」,「賣海鮮冇人食,對巿民嘅心理影響好大,生意跌咗四、五成……做海產要好多學問,政府應該搵人專責處理海產嘅嘢。」
中大醫學院食物及藥品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陳恩強指,食用飼養鹹水魚的風險與淡水魚相若,不排除不法商人為防魚兒碰傷引致傷口發炎,在運送期間加入孔雀石綠。全民健康動力主席勞永樂認為,當局應加強抽驗各類入口海產。
惠康:已即時停售
惠康發言人說,全線分店已即時停售青斑,他們是向政府認可供應商取貨,對事件感到無奈。新都城的惠康分店昨雖無青斑出售,但仍見價錢牌寫着青斑每斤八十六元。在該超市買餸的顧婆婆原打算購買䱽魚,但記者向她提及有青斑驗出有孔雀石綠後,即使䱽魚不受影響,她立刻將手上的䱽魚丟棄。
empty
肇事惠康分店昨日已無青斑出售。
empty
青斑分塘養及海養兩種,為本地筵席常見菜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