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休遊:草地上 享受野餐風尚
香港人近年都愛親近大自然,更沾上野餐風尚,其實野餐風尚最早源於中世紀歐洲貴族階層,當時對地點、餐具及食物均極為講究,如今才成為忙碌都市人的一種小確幸。新晉時裝品牌ZIZTAR九十後設計師劉靜璇(Zuice)和姐姐劉虹纓(Mabel),早在英國留學時已養成野餐習慣,現在一個是忙碌的單身,一個是兩子之母,二人經常在公司碰面,卻是首次在港一起野餐。這次姐姐帶記者到她最常造訪的野餐地點西貢獅子會自然教育中心,苔蘚植物將原來平凡的林景變成童話森林似的,共享難得的野餐悠遊時光。
記者:邵 超
攝影:劉永發
野餐,從前不是易事,卻教人珍惜共聚的時光。英國的野餐觀念,源起於維多利亞時代(一八三七至一九○一),但真正的時尚發生在十九世紀的倫敦,當時是上流社會名人與時尚圈的玩意,每人都須預備文藝表演,彼此分享餐點,而且場地是在牛津街的一間羅馬神殿裏。英國人向來喜歡在庭園裏擺設桌椅,與客人共晉一頓正餐,也稱之為野餐。十九世紀末的野餐文化跟現在的差不多,多選擇住所附近的地方,講究一點的,會帶上一個藤製提籃,內裏裝有餐具、三文治、水果、蛋糕、餡餅之類的食物,還有泡紅茶的茶壺和茶杯,以及香檳或葡萄酒,英國皇室御用的高級百貨公司Fortnum & Mason所出的提籃最貴售七百七十英鎊!
4月是樹開黃花的季節,數十年老龍眼樹的花開得正盛。
看面書上的相片,Zuice跟姐姐Mabel像雙生兒,兩人年齡相差六年,分別在倫敦時裝學院念時裝攝影及Aston University念行政管理研究,兩年前合力創立了品牌ZIZTAR,取Sister諧音。二人一身花卉圖案打扮來野餐,在周遭綠景裏顯得特別醒目。「好chill!好隨心!」Zuice懷緬着在英國念書時的野餐時光——野餐都是興之所至,所以她從不用野餐墊的。若論傳統英式野餐食物,有麵包、沙律、凍肉、水果如覆盆子、草莓、芒果或葡萄, 還有海綿蛋糕、藍莓鬆餅等。Zuice說起一次跟一班外國同學各自分享自己國家的野餐美食,她只想到菠蘿腸仔和雞翼,「他們從沒想過菠蘿腸仔的配搭,又為何只吃雞中翼!」外國人多吃冷盤,Zuice則擺脫不了中國人吃熱食的習慣,「我喜歡吃燒雞、沙律、三文治和水果,算是中英風味吧。」
因為工作室就在荔枝角,Zuice經常駕車往圓方商場超市買食物再前往西九海濱公園野餐,卻總是遇到大型活動而「摸門釘」,於是佐敦谷公園和清水灣郊野公園(俗稱大坳門)便成為不二之選,城市裏還有意想不到的驚喜,「(牛池灣)峻弦算是我的秘密花園,置身其中,明明背後全是高樓大廈,卻又如此恬靜。」她在英國居住時,家的位置有點像中環區,樓下已有草地,很多上班族會到來席地吃午餐,忽然又會看到一個西裝男脫掉外套在做瑜伽。」這種文化衝擊很有趣,香港的西裝男女,只會躲進密封的健身中心裏做瑜伽。
獅子會自然教育中心有農耕示範,還有優美的蓮花池供遊人觀賞。
現在,兩姊妹家住西貢,兩子之母Mabel指獅子會自然教育中心是她首選的野餐地點,亭子和野餐枱椅較多。中心位於蕉坑特別地區內,適合作保育及自然教育活動。初次來訪的Zuice,放下行裝便前往散步。十六公頃土地設有五個展覽館和多個戶外特色展區,園中有很多標本林、蕨類植物區、果園、小型耕地和農圃,這裏也歡迎寵物,是老幼咸宜的樂園。從停車場進入,滿目盡是龍眼樹,樹老了,每棵樹木形態極富個性,我公司女同事說這裏是愛麗斯夢遊仙境,男同事則說這兒像添布頓的世界,難怪這兒吸引很多準新人來拍婚紗照。中心像私人果園,遊人都規行矩步,較少聽到嘈吵的聲音,若往深處走,沿着蕉坑自然教育徑上坡,景色雖稍遜,但在不足一小時的路程裏,在雀聲和唱下與蝴蝶同行,心靈復歸平靜。
蕨類植物在潮濕的季節生長正盛,幾乎掩蓋老木的紋理。
貝殼館展示約5,000枚貝殼,還詳細介紹貝殼分類和生態角色。
地址:西貢蕉坑特別地區
前往方法:彩虹乘專線小巴往獅子會自然教育中心下車,再步行約5分鐘。
樹蔭難求 童年回憶俱往矣
姐姐 Mabel(市場經理)
外國的公園植樹很廣,很容易便找到樹蔭位置。香港的公園很多只是一片草地,少樹蔭少桌椅等野餐設施。
香港人習慣準備充足才出發,其實駕車買點東西,隨興便可以野餐了。
Zuice為工作忘憂,只求在就近處尋找一片草地野餐便「如願足矣」,Mabel卻要為孩子費煞思量尋找一片好遮蔭的地方野餐。Mabel記得那年Zuice舉行畢業禮,全家出動到英國,誰知爸爸天天帶着一梳香蕉就待在海德公園整天,不願到其他地方觀光,夏日的海德公園人們都在野餐或進行戶外活動。海德公園有湖,有松鼠跑過的草地,草地上放了沙灘椅讓遊人隨意躺卧,「全家人陪着爸爸呆在公園,是一世的美好回憶,現在已婚,不能像那時亂擲光陰。」
寸金尺土的倫敦其實有百分之四十都是綠地,都市周邊就是郊遊好地方,香港郊野公園與城市近在咫尺,佔全港土地四成,但公園佔用土地比例卻很少,公園內雖遍植樹木,但樹蔭與桌椅等野餐設施卻難求,說搶位便太誇張了,但確實需要早起才能找到理想的位置。「外國的公園隨處都找到樹蔭,香港實在太熱了,烈日下跟樹蔭下有數度之溫差,孩子們走動流汗後,回到樹蔭下自然降溫才走到冷氣場所,便沒那麼容易着涼。」人人擠在秋天野餐,是個人選擇?還是規劃使然?在中心裏碰到兩對外籍夫婦,他們喜歡這裏的樹木和乾淨,其中一位說:「你試試在星期一早上到郊遊地點看看,滿是垃圾,進入這裏(自然教育中心)的遊人較願意守規矩。」「較願意」一字的含意,你懂的!
Mabel回到未嫁時,朋友提議去野餐,拿起書,到咖啡室買杯咖啡和鬆餅便出發了。婚後被孩子所困,孩子卻被公園所困,有了第一個孩子後,看的東西越真,怎麼越來越少公園有湖?我們需要那麼多商場嗎?孩子為甚麼去playhouse學習而不去公園走走呢?怎麼每個公園都是一模一樣?「我很懷念從前去荔園看動物,每一個城市都應該有動物園讓小朋友認識動物,希望小孩子親眼看看長頸鹿的頸到底有多長,而不是透過書本。孩子還小,我會帶他們去西貢海濱長廊看看寵物狗,學習溝通。」跟單身的妹妹不同,帶着小孩去野餐,考慮的事情特別多,七除八扣之下的地點選擇原來少得可憐。香港,還有其他更好的選擇嗎?
英國的草地很乾淨,Zuice(左)在攝政公園隨地瞓曬太陽很寫意。
在英國,與朋友或家人外出野餐是夏日傳統,同時也是盛夏消遣的一大樂事。
時間許可的話,Mabel想找一個漂亮湖景郊遊野餐,必去迪欣湖,但想想要走到那麼遠,有點悲哀。
兩個大草地面積在港數一數二,常有人在此搞派對,尋找樹蔭位請早。
香港沙灘熱得燙腳,但以水質及方便而言,清水灣二灘是一家大細暢泳的好地方。
到郊外野餐享受大自然,縱然不像從前般講究,也得有些隨行用品以配合之。充滿春日色彩野餐用品,讓人看得心情愉悅,為悠閒時光錦上添花。
Cath Kidston Brighton系列
戶外防水野餐墊$500(a)
攤開變成四方形,可坐兩至三人。
Cath Kidston Patchwork手提盒$720(a)
Cath Kidston Safari系列戶外背囊$590(包餐具/a)
Cath Kidston Safari系列:大圓盤$320、玫瑰透明酒杯$85、Patchwork系列手挽袋$600(a)
Light My Fire食物盒 兩個$89 (d)
Bubi摺叠形膠水樽$199 / 500ml、$169 / 350ml(d)
Monbento便當碗$220、方形便當飯盒$290、雙層便當飯盒$320(b)
雙層便當飯盒榮獲2012 GIA及紅點設計大獎。
a.Cath Kidston
銅鑼灣希慎道2-4號蟾宮大廈地下8號舖
b.連卡佛
廣東道3號馬哥孛羅香港酒店地下至3樓及海港城102舖
c.Living PLAZA by AEON
http://www.jusco.com.hk/
d.保捷行
灣仔軒尼詩道46號
e.SOIL
上環荷李活道35號PMQ S307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