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之見:揀工業股有竅門

蘋果日報 2002/01/21 00:00


美股上周五雖跌,但並非太差,消化了微軟及IBM的業績,如此跌幅已可接受,港股對美股跌勢已有預期,今日雖有壓力,估計也不會太差,10800應又有支持,上周五推介之ASM太平洋(522)表現雖令人失望,策略則選不變應萬變,緊守14.85元的止蝕。
由於早前主題概念是炒美國復甦,所以工業股一直受到市場注視,而年初之時,半導體價格接連調升,則被市場視為確認的訊號。不過近日筆者有機會與較多工業股管理層見面,似乎投資者對復甦的信心是高出市場參與者頗多,半導體行業情況可能比較特別,甚有機會是存貨已被消化的結果。
到目前為止,廠家接單情況未見特別大起色的情況,亦未必太有啟示性,經濟情況逆轉後,海外買家流行縮短定單的交貨期,將存貨部分成本變相轉嫁給供應商,以減低自己的風險,因此市況一旦好轉,可能定單會來得頗急。定單期短,就算市場預期第二三季復甦的看法正確,目前沒有證據支持亦是可以理解。

急單情況料持續
由於尋找證據的過程嚴格而言可能尚早,所以市場應該有一段時間會比較波動,由市場情緒及消息主導走勢,其實上周美股一日升一日跌的走勢可以為鑑,過分看好或看淡都不適宜,踏入第二季度之後,則應該開始要有較嚴格的證據要求。
定單期縮短的趨勢是極有可能一路繼續,在挑選工業股的時候,便要因應時勢向大入手。要應付急單,是相當講求管理層能力,以及廠家的資金狀況,大型廠家這方面的質素一般較高,其實急單的部分效應,是會反映在較高的邊際利潤之上,在分析工業股之時,不妨也從這個關節着眼。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