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圓大跌影響中國出口

蘋果日報 2002/01/01 00:00


周八駿
日圓滙率大跌是否已引發或者可能引發新一輪亞洲金融危機?見仁見智。但是亞洲多個國家或地區的貨幣或者經濟,已經受或者將受日圓滙率大跌所拖累,卻是不必爭論的。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已兩度公開敦促日本政府採取負責任的做法,協助穩定亞洲經濟。

日本經濟可能蕭條
日本是中國內地主要貿易夥伴,佔後者出口百分之二十,僅次於美國和香港。二○○一年中國內地出口已因美國、日本經濟衰退而大打折扣,到十一月底出口總額僅比上年同期增長百分之六點七。年底再遇上日圓大跌,二○○二年的出口前景更不容樂觀。
二○○二年中國內地出口前景不容樂觀,當然還有其他重要因素,包括美國經濟可能遲至第二季與第三季之交才復甦,包括香港經濟可能須待美國經濟復甦後才好轉。但無論如何,日圓大跌是又一項不可低估的重大消極因素。首先,日圓大跌是日本經濟由衰退而頗可能轉變為蕭條的徵狀,最新公布的一系列數據如工業生產、失業率等等,均表明日本經濟形勢出乎市場人士普遍預期地差。其次,日圓大跌反映日本小泉內閣雄心勃勃的經濟改革和整頓大計遇阻,不得已而重返以滙率貶值來刺激出口的老路。
面對如山之經濟難題,任何一位日本要人都無良方可施。所以,無論是否出於日本政府故意,日圓勢必大跌而且跌勢未已。日圓大跌而人民幣事實上跟美元掛鈎,中國對日出口便更受影響。其他一些國家或地區貨幣跟住日圓對美元貶值,中國商品出口到這些國家或地區,或者中國商品跟這些國家或地區的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競爭,都將受損。中國政府欲保二○○二年出口增長率不遜於二○○一年,真不容易。
新加坡、台灣等地貨幣跟住日圓跌,不是因為新台兩地的經濟跟住日本經濟惡化,而是反映有關當局的因應之道。中國可否如法炮製,讓人民幣滙率跟住日圓滙率降?我估計,可能性甚小。

人民幣滙率具彈性
一是中國在亞洲金融危機中堅守人民幣滙率穩定,那時的外部環境較目前的困難得多;二是中國外交部一再敦促日本政府對日圓大跌採取負責任的做法,為促進亞洲經濟穩定和發展而積極努力;三是中國內地現行外滙市場不如新加坡、台灣的外滙市場那麼容易推低本幣滙率。面對日圓大跌引發亞洲多種貨幣滙率下跌的新形勢,中國當局有可能會讓人民幣滙率較具彈性。(逢周二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