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至少有一個外國經紀公司,亦正考慮遷出中環。這反映即使是傳統「畀得起租」的機構,亦礙於租金升幅實在太得人驚,故紛棄守中環,搬到二三線的商業區。
畢竟呎租逾180元的寫字樓,對於一些需佔用大樓面的公司,皮費確實不輕。據報道,畢馬威轉租希慎廣場,呎租僅約60元,平了超過一半。不過,「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漏夜趕科場」,你嫌租金高,但付得起的卻大有人在。好像安永之前在國金2期承租的3層寫字樓,轉眼間已全數承諾租出。
通用電氣日前便宣佈,將香港設為除美國以外的國際業務總部,寫字樓選址中環交易廣場,租用了半層樓面。香港寫字樓租金雖然顯著上升,但需求仍然強勁,果然無負香港金融中心的美譽,這點出乎筆者意料之外。
歐美經濟疲不能興,香港屬於外向型經濟體,難免被拖累,筆者以為,連一些傳統上可以承擔貴租的公司亦選擇遷出中環,轉往灣仔、銅鑼灣一帶,核心金融區的空置情況應上升。
但看來筆者跌了眼鏡,但這非壞事,起碼代表在這經濟環境欠佳的時間,寫字樓租金短期內仍維持,外資仍願意在港投資。
張一鳴
mailto: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