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舞王麥德羅 穿梭中港跑跳唱

蘋果日報 2002/01/24 00:00


麥德羅,這個與Disco結下不解緣的舞王,年輕一輩未必識,較成熟的朋友可能還會記得。七十年代末的士高熱潮席捲世界,當時剛畢業的麥德羅就學着《周末狂熱》、《油脂》片中的舞蹈,在節奏強勁的Disco音樂下手指指大跳勁舞,奪得無綫舉辦的的士高舞蹈大賽冠軍。本來他也可以像郭天王般紅,但他卻走了一條迂迴的路,星運載浮載沉,不善理財的他,最後千金散盡,九八年回港後一直過着走埠登台的生活。

記者:劉健雄 協力:曾順珍 攝影:陳盛臣、周旭文、楊錦文


麥德羅事件簿
1959年生於香港,原名穆罕默德.阿羅,父親為阿拉伯裔,母親為華裔。


過氣舞王 Fans也不少
現在麥德羅每逢星期三晚都到金稻餐廳做騷,每晚都有很多新舊朋友及忠實Fans捧場。四十三歲的他跟以前皮光肉滑的的士高舞王相比,明顯是多了幾根皺紋,少了幾根頭髮,雖然青春不再,但一代舞王仍然使盡渾身解數「撈埋歌星嗰瓣」,又跳又唱,只差沒有翻觔斗,還算OK的歌喉唱到譚詠麟的《愛情陷阱》時,勾起了大家的回憶,氣氛最熱烈,一大群中年客人指手劃腳大跳Disco。相比起一班同年紀的舊朋友,人家有事業、有老婆、有樓有車,他卻乜都無,又要時常走埠登台,境況迥異!
風光過後 漸漸滑落
當年的麥德羅,人們一提起Disco就會想起他。但榮譽卻無為他帶來太多利益,他一直沒有在香港紅過,早他一點的張國榮,同期的劉德華都名利雙收。「記得初初攞獎嗰陣,都有幾多Fans,有啲女仔重寫紙仔畀我,話『你好靚仔』、『好鍾意你』之類,搞到我飄飄然咁。」得獎之後,他一直沒有發揮的機會,後來開了間舞蹈學校,梅艷芳、草蜢、郭天王都經常來排舞,雖然挾着舞王的稱號,但舞蹈學校一直虧本。90年代他看到台灣興起港星拍電視劇的熱潮,便結束舞蹈學校到台灣碰碰運氣,當時他在台灣還算紅過,有時會有一大堆Fans在酒店門口等他拍照攞簽名。
年輕揮霍使錢冇手軟
「嗰陣個市好,每個月閒閒哋都有五、六萬銀收入,身家最多有百幾萬,車都有四部(包括一架豪華Van、一架房車、一架哈里電單車及一架綿羊仔)。」雖然賺到錢,但年輕的他十分揮霍,雖然嫖、賭、蕩、吹都不好,但錢都花到吃喝、潛水和玩相機:「以前食飯唔貴唔食,幾個人食成幾千蚊係平常事,又年年喺酒店搞生日Party,搞親都萬萬聲,𠵱家梗係唔搞啦!」一場金融風暴,台灣老闆走路,也走了他十幾萬元數,沒有戲拍,九八年惟有返香港。
逆市北上 頻撲𢱑銀
回到香港,在朋友介紹之下到大陸拍電視劇,但始終未能如意,經濟不支下,惟有把車賣掉,現在只留下一部綿羊仔代步。沒有戲拍惟有走上走埠登台一途,當年印尼發生暴動,禍及華人,有人叫麥德羅到耶加達登台,朋友們都認為危險,但發錢寒的麥德羅卻認為「有機會搵錢幾遠都去,印尼咁亂都要去。」近年,他發覺上大陸登台比在香港好搵,於是便密密去。他說大陸Fans比香港Fans瘋狂得多,扯衫、扯手鏈、頸鏈之外,連海報都搶,遇到想抽水的Fans,就惟有避開。
青春不再,現在麥德羅不會錯過任何𢱑銀的機會,有時都好頻撲:「有晚喺香港唱完,九點半即刻飛車上東莞。一出咗關,個司機即刻駛上公路,開到成170公里咁快,我坐咁多次車都未試過咁驚,不過做得呢行驚都無辦法。」現在比較穩定的是在金稻餐廳,收入也有兩萬多,其他時間就北上𢱑銀。
保持狀態博到盡
「此一時,彼一時」十幾年前麥德羅已經到深圳登台,當時唱一場有五位數字酬金,收入很不錯,現在身價已不比當年,為保持曝光率,一些沒budget的騷、政府騷、慈善騷都做。為保持形象和氣量,天天都到將軍澳居屋樓下的球場打籃球和跑步,到健身室做Gym,相比同齡朋友的大肚腩,身材和狀態明顯Fit得多。

努力為將來
舞王認為自己的賣點是勁歌熱舞,但現在新人輩出,不知道自己幾時會Out,所以現在做得就做。短期計劃是出唱片,他已為仍未推出的大陸電視劇唱主題曲。長線是多儲蓄,儲到錢就返大陸做生意,他說可能返大陸開間健身室,到時養老也有着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