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學堂:公司「洗底」可走捷徑

蘋果日報 2002/01/24 00:00


近期不少二三線公司宣布進行削減票面值及股份合一等行動,現不妨一談這題目。首先,票面值ParValue或FaceValue基本上與公司的實質資產值如帳面值、資產淨值等無關,故此在股東的利益角度來看,削減票面值可說是沒有任何實質損失,因此假若閣下持有股份的公司,宣布削減票面值,便不用憂慮其股份價值會被削減。雖然如此,但仍要查清楚公司削減票面值的主要動機,歸根究柢這是一不大光彩的策略。
至於削減票面值的動機,(1)可能是藉以從帳目中註銷一項虧損;(2)以較低價格發行新股。首先談第一項原因,當公司削減票面值時,便相等於從股本帳(thesharecapitalaccount)中註銷資金(即相等於抽走資金),例如從一億股每股票面值一角的股份,削減為一億股每股一仙的股份,這即表示一股票面值一角的股份,轉化為一仙的股份,一角變一仙,便會產生9仙的溢價,而一億股便會產生900萬元的溢價。

累積虧損一筆勾銷
由於資金不能從帳目突然消失,因此這900萬元便會由股本帳調到實繳盈餘帳(thecontributedsurplusaccount),來抵銷部分累計虧損,例如該公司有900萬元的累計虧損,在削減股本後,便可將產生的900萬元盈餘來抵銷其過往的虧損,這樣做的好處是不用再為過往的累積虧損煩惱。故此削減票面值,可以清除公司帳目上的虧損,即除去其過往的包袱,讓重新再來一次。某程度亦暗示,公司估計其未來數年基本上無可能有足夠的盈利蓋過此累積的虧損。
在削減股本的財政年度報告中,當然可察覺其削減股本的行徑,但過一兩年後,若非投資者追查其過往數年紀錄,便不容易察覺此「走捷徑」的方法。因此,以削減股本產生的資金來抵銷過往虧損,亦可說是「洗底大行動」。
這種「洗底行動」多數出現於那些剛轉手的公司(如賣殼),新管理層一次過清除舊有管理層的污迹。可是有些毫不知恥的公司卻一而再地多次削減票面值來抵銷過往虧損,正如那新一代抽水大王。
至於削減股本的另一原因,便是欲以較低價格發行新股,例如其股價是5仙,但票面值是一角,則根據公司法,一間公司是不得以低於票面值的價錢發行新股,亦即表示其批股價不得低於一角,可是其股價僅得5仙,誰會願以高出一倍的價值認購,故其中之一個方法,便是將票面值降低,例如5仙以下,才可把股份批出。
十多年前,老一輩較厚道的大股東多會用其他方法。時間又到,明天再談。
網址:www.12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