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今日

109宗補價共42.1億

蘋果日報 2002/07/04 00:00


【本報訊】去年政府暫停售賣居屋後,發展商洽談補地價態度轉積極,去年9月至今年6月,共達成109宗補地價協議,涉資逾42.1億元,較前兩年分別增加26.7%及1.06倍。其中新世界發展(017)等的上環帝后華庭,及中電控股(002)發展的何文田山道15號,各須補價8269萬及6611萬元。

96年以來最多
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局長孫明揚在書面答覆立法會議員提問時表示,過去10個月,共處理發展商的土地補價所涉及金額,除較對上同一時段急增逾倍外,亦是自96年以來,同時期補價收入最多。
其中最新顯示完成的換地、契約修訂及增批地段補地價個案,除上述項目外,還有房屋協會在5月份幾乎一次售清的馬鞍山曉峯灣畔,補地價3.5億元;恒基地產(012)大埔三門仔星月灣改契補價1000萬元;九龍倉(004)山頂歌賦山里3至5號的1800萬元補價;新鴻基地產(016)及怡華益新各投得的山頂施勳道及南區地皮,因修契而各需付81.2萬及23.16萬元補價;至於荃灣油柑頭項目,補價4337萬元等。
此外,自政府去年2月推出環保建築作業指引後,至今政府已處理97宗申請,涉及批出的環保樓面約123萬方呎,其中以長實東涌映灣園樓面最多,約21.8萬方呎。而申請個案中,加建露台和加闊公用走廊及升降機大堂申請最多,各有90及44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