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昨公佈,2020年第一季推出三幅住宅地及一幅商業地,當中涉及1,850伙住宅單位;連同市建局深水埗東京街及福榮街地皮,涉180伙住宅單位計,第四季共推出2,030伙住宅單位。政府賣地供應連跌兩年,2019/20年度財年按年跌約18.5%,跌至11,850伙,創2010年引入「政府主動賣地機制」後10年新低。有經濟學者指,政府政策將公私營單位比例由「6:4比」改為「7:3比」,因此政府酌量減少私人住宅樓宇數目,其實是意料中事。
今年首季推出三幅住宅地,當中兩幅位於旺角,分別為旺角新填地街及上海街、豉油街與上海街交界;而今年首季最大地段為觀塘安達臣道對出土地,提供1,720伙單位,地盤面積約21.7萬方呎,當中1,000伙屬首置單位。市建局則推出深水埗東京街及福榮街交界項目,涉及住宅單位逾180伙。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指,首三季已推土地共提供9,820伙住宅單位,連同第四季應約有11,850伙單位,未能達1.35萬伙建屋目標,主要由於大埔馬窩路未能順利推出,但今年首季會再次更新相關數字。
中大經濟學系副教授莊太量指,政府政策將公私營單位比例由「6:4比」改為「7:3比」,故酌量減少私人住宅樓宇數目為意料中事;雖然供應單位減少,但單位是否足夠其實視乎當年經濟環境,若經濟環境差,市民經濟能力弱,置業情況自然減少,因此未能為11,850伙單位是多是少下定論。
同日地政總署最新公佈西九高鐵站上蓋商業地其餘入標價,包括第二標價322.9億元,及第三標價221.2億元,當中新地(016)以422.3億元高第二標價近100億元,並比第三標價多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