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令翔昨日在一研討會上指出,設立信貸資料庫在外國十分普遍,只是本港較為落後。根據海外經驗,資料庫有助減低銀行的中小企貸款壞帳率,亦可協助企業更容易取得貸款,而有良好紀錄的企業更可獲得較佳的貸款條款。各銀行將於第二季把新的貸款資料搬上資料庫。
信貸資料庫主要針對每年收入1億元以下的中小型企業,覆蓋全港逾90%企業,金管局會鼓勵所有銀行參與。資料庫內容包括企業的正負面信貸資料,如貸款額度、貸款數目及還款情況等。銀行要先獲得企業同意,才能將有關客戶的信貸資料搬上資料庫;銀行亦需取得企業同意,才可向索取其信貸資料。
財務公司壞帳10%
另一方面,代表全港近90%財務公司的持牌放債人公會,其主席長原彰弘在另一場合表示,以日本逾億人口來說,去年也只有1.4萬宗個人破產申請,反觀本港人口只有600萬,去年破產申請個案卻多達1.3萬宗,可見情況之嚴重。他表示,財務公司的壞帳比率由2000年的3%至5%,上升至去年的6%至10%,超過一半屬破產個案。他認為,這是由於銀行與財務公司之間缺乏正面資料庫,令財務公司沒法了解借款人的借貸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