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今日

火浴鳳凰學小泉 - 陶傑

蘋果日報 2005/12/24 00:00


許五方案雙否決,曾特府權威受創,來年欲免淪為跛腳鴨,力保七年權位,解散立法會重選,是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唯一抉擇。
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因郵政改革議案被國會刁難,宣布解散國會大選。小泉早有部署,備有一批政界新秀和婦女,國會大選,搶班奪位,有如《鹿鼎記》中的少年康熙,為誅殺鰲拜,先組織了一支少年摔跤手,其中就有韋小寶。時機成熟,一聲令下,一幫「紅小鬼」奪闈而出,扳倒了昂藏大漢。曾某如果真心「強政勵治」,應有幾套板本:一,臨門最後一腳的「一次性全撤區會委任」的利源東街內衣最後議價方案;二,萬一立法會泛民刁頑到底,則曾某應一早備有自己的「少年摔跤兵團」,一早以「外界論政人士」的偽裝打扮,先向中國政府遞交名單,解散立法會時,着令其脫下迷彩衣裝,推上街頭直選,直撲泛民票倉。
這批新秀後備兵團,不可以是土共的下一代,必須平時以「學者」或「文化界」的身份出現,為形象民主、自由、親西方價值觀、得市民認受而又絕非「反華反共」者,例如一向支持普選的學者蔡子×、捲紙煙反美反世貿的疑似青年托派導師梁×道、建築文化及西九民間當然發言人胡×威、客觀中立理性公正溫和新進名嘴周×等。該批人士平時憂國憂民,知識分子報效社會無路,平時沙龍吹水、酒吧牢騷,指點江山、激揚維港、鷹擊長空、魚翔淺底,幾成「藺桂坊竹林七賢」之勢,又與長毛等人保持距離,與中方一向「有溝通」,既沒有被四十五條拉攏結幫,又未受民主黨派「污染」,萬一泛民發難決裂,煲呔解散議會,把這批熱血青年推上前線,加兩個青年政務官與藝人黎明之類,一起上陣直選,即可成為「煲呔青年文化紅衞兵團」(簡稱「煲青團」),與甚麼手袋黨、四十五條對壘,實力毫不遜色。
煲呔上任六個月,本有足夠時間,築構防禦工事,明有「大班」,暗有「煲青團」,正是「要人有人,要槍有槍」,萬一與「泛民」全線「反枱」,就可以像小泉純一郎絕地一搏,改選立法會,在立法機構中經營一支御林軍,新人事,新面孔,把泛民擠在一邊,即使陳太「作亂」,有「大班煲青團」鎮守立法會,應付綽綽有餘。
可惜有人不是此圖,前遭泛民出賣,後被親中派追剿,手上只有「大班」與「肥龍」,寡不敵眾,中途雖有新進「律政司司長」這張處男牌,可惜在中環街頭,遭民建聯黨徒連同司局高官一同綑綁騎劫,狼吻破身,「雙否決」之後,用光Credit,令人十分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