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有地下錢莊

蘋果日報 2004/02/04 00:00


周八駿
中國內地存在地下錢莊,而且幾乎遍布全國。不久前,廣東省東莞市警方破獲一個境內外相勾結的非法買賣外滙犯罪團夥,進而揭發一個總部位於東莞市,活動範圍遠至上海、廣州等地的地下錢莊。它在境內收取人民幣而在境外支付外幣(扣除手續費),或者在境外收取外幣而在境內支付人民幣(扣除手續費)等方式進行非法活動。據稱,這一類跨境地下錢莊在廣東、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北京等地日均交易額約為二百萬元人民幣,利潤最高時達一個月三十萬元人民幣。
這類地下錢莊的成因可以歸結為中國的外滙管制以及企業或個人對外滙的實際需求或投機目的;但其迅速發展,則同企業逃避政府部門的管理有關,同內地銀行業經營管理水平不高有關,也與地下錢莊提供的優惠有關。
例如,三資企業一方面需要外滙來進口原材料,另一方面則要人民幣來發放工資、支付各種費用。按照正常渠道,通過外滙指定銀行收結滙,會暴露真實財務狀況,無法逃避海關、稅務、工商部門的管理。於是,某些三資企業便通過地下錢莊來買賣外滙,達至隱瞞收入以逃稅的目的。
現代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的核心是風險管理。這是現代商業銀行與錢莊的根本區別。錢莊經營管理貨幣,商業銀行經營管理金融風險。由於內地商業銀行距現代商業銀行的目標尚有一大段差距,風險管理水平不高,以致一些企業寧願選擇地下錢莊,何況後者提供不無吸引力的優惠。目前,在內地商業銀行辦理外滙收結滙業務的手續費每筆約在百分之十至十五之間,對中小企業尤其初創階段的中小企業是不小的負擔。相比較,交易快捷、手續簡便、費用低廉的地下錢莊就具吸引力。
地下錢莊是民營的但是非法的,但不同於經中國當局批准合法經營的民營金融機構。中國當局依法打擊和取締非法的地下錢莊是必要的,但是,真正有效地杜絕地下錢莊,靠內地銀行業的改革和發展,靠中國放鬆外滙管制,建設名副其實的外滙市場。同時,內地與香港當局需要進一步加強對跨境地下錢莊的共同打擊和取締。
香港銀行業正式承辦某些人民幣個人業務,固然有利於限制跨境地下錢莊繼續擴張,但是,香港的人民幣兌換店因此而失去正常業務。特區政府應幫助它們改行,以免其中某些兌換店蛻變為跨境地下錢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