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搞」一詞據稱源自日文口語Kuso(意為「糞」),結合了廣東話的「難以應付」、普通話的「惡作劇」等多重意思。能廣為流傳的惡搞新聞,除了夠創意,另一特色就是急網民之所急,就是說,網民最關心甚麼事件,就有人創作能滿足他們需要的「新聞」。
楊、翁兩家再度聯婚的惡搞新聞傳出後,網民並不在意消息是真是假,如同去年傳出翁帆懷孕消息一樣,他們最關心的是楊、翁兩家關係大兜亂後,彼此之間該如何稱呼?假如翁帆父親翁雲光娶了楊振寧的玄孫女小楊,那麼,楊振寧就成了小楊的女婿、又成為岳父翁雲光的太祖父;小楊既是翁帆的繼母,又是翁帆的繼玄孫女。如果小楊生下兒女,該叫翁帆姊姊、還是叫她太祖母?
網民討論的另一熱點是:楊振寧娶28歲的翁帆時,已經82歲;而65歲的翁雲光要娶的是18歲的小楊,相比之下,他們誰更瘋狂?如此亂套的婚姻,是否亂倫?值得祝福嗎?網民各抒己見,口沫橫飛,自然是越說越來勁,但已全然不理會這段惡搞新聞的虛假,不理會中國婚姻法關於女子結婚「不得早於20周歲」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