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論中國:惡搞的創意與新聞的危機 - 李平

蘋果日報 2007/05/03 00:00


楊振寧玄孫女將嫁給翁帆父親?這宗內地惡搞新聞的傑作,論創意,或不及以往惡搞名人、名著、名戲,但論可讀性、可討論性,則有過之而無不及。特別是經《人民日報》旗下的「強國論壇」轉載後,「新聞」似乎屬實,更熱爆大小網站。
惡搞新聞急網民所急
「惡搞」一詞據稱源自日文口語Kuso(意為「糞」),結合了廣東話的「難以應付」、普通話的「惡作劇」等多重意思。能廣為流傳的惡搞新聞,除了夠創意,另一特色就是急網民之所急,就是說,網民最關心甚麼事件,就有人創作能滿足他們需要的「新聞」。
楊、翁兩家再度聯婚的惡搞新聞傳出後,網民並不在意消息是真是假,如同去年傳出翁帆懷孕消息一樣,他們最關心的是楊、翁兩家關係大兜亂後,彼此之間該如何稱呼?假如翁帆父親翁雲光娶了楊振寧的玄孫女小楊,那麼,楊振寧就成了小楊的女婿、又成為岳父翁雲光的太祖父;小楊既是翁帆的繼母,又是翁帆的繼玄孫女。如果小楊生下兒女,該叫翁帆姊姊、還是叫她太祖母?
網民討論的另一熱點是:楊振寧娶28歲的翁帆時,已經82歲;而65歲的翁雲光要娶的是18歲的小楊,相比之下,他們誰更瘋狂?如此亂套的婚姻,是否亂倫?值得祝福嗎?網民各抒己見,口沫橫飛,自然是越說越來勁,但已全然不理會這段惡搞新聞的虛假,不理會中國婚姻法關於女子結婚「不得早於20周歲」的規定。
網民追逐顯新聞危機
網民追逐惡搞新聞的心態,凸顯的正是網絡新聞的危機。以博客興起為標誌的Web新聞3.0(Wemedia),一度取代新聞1.0(Oldmedia)、新聞2.0(Newmedia),成為網絡新聞的趨勢而廣受歡迎,但由於網頁製作技術簡單化、普及化,更兼顧創意個性與大眾性的惡搞新聞成為潮流,新舊媒體、博客爭相引用和評論這類惡搞新聞,既是惡搞的對象,也是惡搞的「幫兇」。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