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周年 創傷中的團結
去年九月十一日早上,我正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為香港政務司司長曾蔭權到訪做事前準備,當天發生恐怖襲擊後,國務卿鮑威爾立刻安排會見部份國際領袖,曾蔭權先生也在被邀之列。這清楚顯示我們關注香港的前景,並認為香港在反恐戰爭中的地位舉足輕重。
紐約是全球經濟重鎮,世貿中心是自由市場的象徵,恐怖分子顯然針對美國及其代表的價值,但他們這一着錯得厲害。他們不但向美國宣戰,也動搖了全球經濟的基礎,破壞了文化、社會、經濟及政治團體的廣泛互動──正是這種互動促進相互了解,打破國家與社會之間的隔閡。
九一一遇難者來自超過九十個國家,包括遊客、從事服務業的移民和外商,當中也有香港居民,兩座世貿大廈倒塌引致的全球經濟損失,估計高達三千五百億美元,從全球經濟增長中直接得益的香港市民,也須持續付出代價。恐怖分子襲擊紐約、華盛頓和賓夕凡尼亞州的連串後果,不但發達國家身受其害,也同樣打擊發展中國家,暴徒聲稱為弱國出頭,結果適得其反。
不會向恐怖活動屈服
恐怖分子襲擊五角大樓,旨在打擊美國國民的決心,然而,我們將更加堅定,誓要緝捕兇徒受審,並徹底消滅遍布全球的恐怖組織。美國及其全球盟友,仍然繼續以尊重法治、保障公民基本自由、反映人民珍視的價值為基礎,為未來的世代建立安全、穩定而繁榮的生活環境。
鑑於持續不斷的恐怖活動構成強大隱憂,過去一年來,各國通力合作,表現出無比團結。九十多個國家的執法部門,已拘捕或扣留了二千四百名恐怖分子;摩洛哥及新加坡等國家,則拘捕了支援國際恐怖分子網絡的成員;二十個國家已派出超過一萬六千名士兵參與反恐戰爭。聯合國也在九一一之後通過具約束力的決議,責成會員國凍結拉登及阿蓋德組織等恐怖組織的資產,決議通過以來,一百六十一個國家已採取行動,凍結恐怖組織及其支援者的資產,總值逾一億美元。
國際社會的反恐決心教人振奮。今年六月,八大工業國領袖同意展開連串合作計劃。美國和東協組織成員國,在七月簽署《共同對抗國際恐怖主義聯合宣言》,承諾在情報、執法、追查恐怖分子資產、以至邊境和出入境檢查方面加強合作。我們不會向恐怖主義的威嚇屈服。
香港積極參與這場國際反恐戰爭,美國對此深表感謝。首先,香港在七月通過落實聯合國決議的反恐法案,香港官員也積極參與國際金融行動小組,為合作堵截恐怖分子財政來源,邁出重要的第一步,作為全球金融中心,香港參與主持這項計劃,自然最適合不過。
香港也是全球其中一個主要航運港口。美國提出的「貨櫃保安積極行動」,由於規模龐大,正需要各國加強協調合作。這項任務無疑既艱巨又繁重;不過,我們確實有責任投入資源,創造更安定繁榮的未來。我們認為,這項計劃既可保護美國和香港居民的基本商業利益,也能夠令全球貿易和依賴這些貿易的國家更加安全。我們會與香港政府緊密合作,力求達致互惠互利的成果。
向慘劇中遇難者致敬
我們必須保持警惕,繼續尋求加強保安的良策,我們的敵人並沒有停下來,九一一之後,美國及盟友仍然不時遭遇襲擊,清楚顯示慘痛現實:恐怖分子並未停止暴力行動,今年四月,突尼西亞一所猶太教堂被炸毀;五月,一群法國工程師則在巴基斯坦遇到襲擊;六月十四日,位於巴基斯坦卡拉奇的美國大使館遭炸彈襲擊,就是例證。
在九一一襲擊一周年的日子,我們暫且停下來衡量得失。一年前,我們為了捍衞自由民主,負出沉重的代價,策動九一一襲擊的恐怖分子,雖然引發了巨大恐慌,但最終仍告失敗,徹底地失敗。今天,我們向九一一遇難者致敬。與此同時,我們目標一致,同仇敵愾,恐怖分子一年前意圖製造的分化並未得逞,他們能摧毀我們的大廈,但不能令我們分化,更不能令我們沮喪挫敗,他們的作為只會令我們更團結,我們一同受創,一同感受到強大威脅,從中鍛煉得更堅強。對於香港遭受的打擊,我謹代表美國國民致以慰問,我敬重香港過往的承擔,我也期望香港未來會為反恐戰爭作出更大貢獻。
正如布殊總統所言:「這是全世界的抗爭。這是文明的抗爭。這也是所有堅信前進、多元主義、寬容和自由的人,必須參與的抗爭。」
美國駐港總領事 JamesR.Keith 祁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