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今日

投資智慧:投資ELI前先計數

蘋果日報 2002/07/04 00:00


投資ELI始終是投資衍生工具,因此難免要計一點數,懂一些公式,以下便是兩條與ELI有關的公式:
(1)最高換購股份數目=面值÷行使價
(2)期滿時打和價=行使價-(面值-購入價)÷最高換購股份的數目
何謂最高換購股份數目?用上日例子,以96500元購入3個月期的滙豐(005)ELI,行使價81元,ELI面值100000元。假設3個月後股價低於行使價,投資者便要把金額全數換成滙豐股份,套入第1條公式,結果如下:
面值÷行使價=100000元÷81=1234股
假若到期時股價高於行使價81元,投資者便會收到100000元現金或等值股票,因為股價愈高,100000元面值所能換取的股份便愈少,但假若股價跌低於81元,ELI持有人也要用81元的價錢去購買發行商的滙豐,因此公式的計算結果,就是ELI投資者最高能換取股份的數目。
第2條公式又怎樣理解呢?
期滿時打和價=81元-(100000-96500)÷1234=78.16元
根據第2條公式計算出來的結果,打和點是78.16元,即是只要滙豐股價到期之時不低於78.16元的話,投資者便不用虧蝕。如果屆時滙豐股價低於此數,投資便要有所損失了。因為ELI始終帶有一些類似利息的回報,開首只用96500元便能買入面值100000元的ELI,3個月能賺到3500元,這3500元便可用來拉低買入正股的成本。故一般情況下,ELI的打和點會比行使價為低。
麥萃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