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冀與上期所加強合作

蘋果日報 2014/04/28 00:00


【未來展望】
面對商品價格波動,交易商除透過LME等平台進行風險對沖外,亦有不少應對措施。有鋁商表示,當商品價格大幅波動時,集團會減少持貨至1個月作為應對;平時存貨量則為2、3個月。一家鎳商則指出,由於供應商與公司簽訂長期鐵礦石供貨合約,較有保障,不用對沖風險。鋁商中國宏橋(1378)發言人表示,集團沒有利用LME平台,而生產的鋁進行定價時,主要參考上海期貨交易所的價格來釐訂。
LME現時與內地上海期貨交易所沒有顯著合作關係,歐資行分析師形容,環期商品期貨市場和內地市場完全分隔,「就好似A股、H股分開為兩個市場」;不過隨「滬港通」推出,不排除日後LME和上海期貨交易所,亦可以造到「互聯互通」的交易安排。商品期貨經紀亦希望,上期所能與LME加強合作關係,共同拓展市場,規模可以做得更大。
去年完成金屬商品期貨交易金額14.6萬億美元,涉40億噸商品;於全球金屬商品期貨市場市佔率達84.2%,提升1.3點;金屬合約每日平均成交量67.6萬張,升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