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今日

債券投資:了解ELN的投資概念

蘋果日報 2003/05/22 00:00


我們在考慮投資於「股票掛鈎票據」(EquityLinkedNote,ELN)時,往往會直接與股票投資作比較,主要是因為它與隱藏在內的「股票期權」產品有關。若投資者能充份掌握當中奧秘,將更有利於進行相關投資。
「期權」是一種有期限而涉及權利及責任的產品,其概念與保險相似。它涉及了兩方人士:
1.需要迴避風險者──即買入期權的一方,需要付出一定代價,便可保障在指定期限內的風險;
2.準備承擔風險者──即賣出期權的一方,在收取了費用(「期權費」)後,將承擔相關的責任。
投資於ELN這類產品,投資者的身份屬於後者,即在賣出期權後,便要面對承擔風險的責任。若股票出現下跌的情況,投資者須以協定的較高價格購入股票;而銀行或其他發債體則屬前者,即為了保證投資者於到期日履行責任,銀行在交易當天便收取了投資者的存款作為按金,並同時把期權費化為額外回報給予投資者:
ELN(C)=定期存款(A)+期權(出售)(B)
ELN的高回報率(C)=存款應有息率(A)+出售期權帶來的額外回報率(B)
ELN的投資心態及分析角度:
1.以期權理論作投資
期權買賣涉及很多不同的理論,最基本之一種是期權出售者須面對無限風險──期權出售者收取了期權費用,便須面對股價下跌的風險。這類風險屬於「無限」,因為股價下跌,理論上股票可以變成廢紙。從期權理論去分析,ELN的投資者便要面對無限風險。
可是,若認為風險大而採用相反的投資方法,希望藉着購入期權而賺錢,結果往往亦會令人失望。在許多實戰的個案中,已付出的期權費用往往不能收回。
真正專業購入期權的成功者,處理投資方法較為複雜:由於擁有某協定股價的出售權利,股票下跌的風險已受到保障,持有的股票將不怕股價暴瀉而帶來龐大損失;而當持有的股票上升時,他亦可隨時出售獲利。因此,期權購買者應不停地物色購買股票及出售平倉的機會,以便在風險受到保障的環境下,賺回付出的代價。當然,箇中所需要的技巧及能力,並不是一般投資者所能應付。

需要技巧及能力
2.以購買股票作比較投資
另一種投資心態是與直接購買股票作出比較。當某隻股票被吸納及最終被持有,期望作為中、長線投資時,投資者面對的最大風險亦是該股票可能成為一錢不值的廢紙。所面對的風險,在一定程度下與出售期權是相同的。既然直接購入股票的最大風險能被接受,投資者便可採用下述假設作考慮:向銀行訂立購買股票的一個月遠期合同。若一個月後股價出現下跌,投資者便如常地吸納股票,作為中、長線投資;若股價牛皮不動或向上,投資者可放棄購入股票機會,但銀行則在這些條件下提供較一般存款為高的利率。更為保守的投資者,訂立的購入價可以是今天市價的95%或其他較低價格,免除購入高價股票的風險,而存款利率也相應作出下調。這也就是ELN的投資概念。
陳鳳翔
香港財資市場公會常務秘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