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署文「包爾文」的短評稱,伊朗等三國沒有結盟,論實力也遠不及二戰期間的德國、意大利和日本,三國只是「經濟發展滯後,大規模提升軍力無從談起」的發展中國家,根本不成軸心。
欲藉反恐打擊宿敵
對於喬治布殊一周內三度指三國是「邪惡軸心」,均支持恐怖主義和試圖發展大規模殺傷武器,短評反駁稱,至今無確鑿證據指任何一國政府有參與去年的九一一襲擊事件,而三國均否認有那些武器。
文章說,三國的共通點是「與美國的價值觀和政策都不對路,與美國的關係都不和睦」,不少人懷疑邪惡軸心論「是為了在反恐的大旗下對這些宿敵進行可能的打擊作好輿論鋪墊」。中國雖支持美國的反恐戰爭,但反對任意擴大打擊範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孔泉上周四回應邪惡軸心論時說:「中方不主張在國際關係中使用這種語言」。
喬治布殊的邪惡軸心論在美國內外均惹起反對聲音。上周六在巴西舉行的世界國會論壇上,四十個國家的國會議員通過決議,指「軍事行動升級不會戰勝恐怖主義,戰爭不是解決世界問題之道」。
歐洲盟友亦表懷疑
同日在德國慕尼黑舉行的國際安全會議上,歐洲多國的國防政策制訂者都質疑邪惡軸心論,指美國不應獨斷獨行。面對這情況,美國「鷹派」副國防部長沃爾福威茨強調,美國有權自衞和在下一階段反恐戰「先發制人」。
美國盟友也對喬治布殊的邪惡軸心論有微言。英國外相施仲宏上周五表示,他相信喬治布殊之言只是「為中期選舉拉票」;法國總統希拉克一名助手也說,「正邪之說並不切合現今世界的實況」。
即使美國前國務卿奧爾布賴特也批評,邪惡軸心論會令美國的盟友疏離;把這些國家放在一起是個大錯誤。
綜合外電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