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金選輯

蘋果日報 2003/07/26 00:00


全球銀行放款13.8萬億
▲國際結算銀行(BIS)在最新的全球銀行業季度報告中說,首季度全球銀行業放款總額為13.8萬億美元(約107.6萬億港元),增長6%。其中,流向公共部門及其他金融機構的放款比重顯著提高,至於公司信貸則減少。BIS表示,全球銀行業放款前季上升,部份反映歐元等多種主要貨幣兌美元滙價期間上漲。歐元兌美元在首季累計升4%。
彭博資訊

日本持續45月陷通縮
▲日本首都東京7月份經季節性調整的核心消費物價(不計新鮮食品價格)較6月升0.1%,是4個月來首度上升,部份原因是東京都政府期間調升煙酒稅。與去年同期相比,東京7月份核心消費物價跌0.4%。另外,日本6月份全國核心消費物價與5月相同;與去年同期比較則下跌0.4%,是連續第45個月下跌。分析員說,工資持續下跌以及失業高企正制約消費開支,令當地零售商不敢加價,導致消費物價不斷滑落。
綜合報道
華府疑刻意誇大財赤
▲彭博資訊對22家美國國債莊家交易商的調查發現,被訪機構平均預測美國政府在2003財政年度(截至9月30日)的赤字將擴大至4320億美元的紀錄高峯,反映華府上周公布的4550億美元全年財赤預測可能遭高估。約三分二被訪分析員認為本年度財赤不會有政府所預測那麼高。在3個月前,華府預測本年度的財赤僅為3040億美元,當時分析員指當局低估了財赤。一些分析員指出,布殊政府今次是故意誇大本年度財政形勢的嚴重性,好使當局在大選年的表現顯得大有改善。
彭博資訊

英經濟次季微升0.3%
▲根據英國政府的初步估計,該國次季國內生產總值(GDP)較首季微升0.3%,略勝首季的0.1%,但差過市場預期的0.4%。與去年同季比較,次季GDP增長1.8%,遜於首季的2.1%。分析員說,由於經濟疲弱,預料該國今年GDP增幅可能難達財相白高敦預測的2%至2.5%,而英倫銀行未來數月再度減息的機會增加。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