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網購為衣櫃排毒

蘋果日報 2014/04/25 06:00


時裝是世界上的重大生產鏈之一,但同時也為環境造成大量的污染和浪費,其中fastfashion更為第三世界造成剝削,讓環保時裝日漸抬頭。TaniaReinert-Shchelkanovtseva和黄詠恒(Sam)意識到盲目追隨潮流、購買廉價的衣服,讓人更麻木消費,所以開設了網上環保時裝店,希望喚醒人們愛護環境的意識。經營環保時裝在今天仍然不是主流,除了跟fastfashion抗衡之外,Sam說最大的競爭者是我們自己──始終堅持環保不單是理念,而是行動力。

近年越來越多的時裝設計師和品牌響應環保,推廣可持續發展的理念。Tania和Sam都是環保愛好者,前者是經濟學系出身,在香港從事金融行業數年後,遇上大學時期主修時裝與可持續設計的Sam,兩人惺惺相惜,便決定開設網上環保時裝店ABoyNamedSue。短短一年內,她們從世界各地搜羅到二十多個環保品牌,全部都是以再生物料或有機物料製作的時裝或配件。例如AmourVert是最新引入的美國品牌,每件衫都會標明使用的物料,用的物料主要是再生製造的人工纖維、有機棉、絲綢、麻布等。

她們以網購為主要經營模式,但同時也在Tania位於堅道的家設立了產品陳列室,讓人上門看貨,而訪問當天恰巧有兩位外籍女士到訪。Tania說其實客人由二十歲的學生到五十多歲的「潮人」都有,都是一些對時裝有深刻反思的人,「就算來到不買,他們都會想知道甚麼是環保時裝。」所謂環保時裝,Sam認為就是以環保材料、社會責任和本土文化為原則,盡量減低生態污染,從而保護大自然。可惜暫時本地的環保時裝設計師還是很少,政府配套或成本控制都是一大障礙。

都怪香港人太幸福,教育下一代「珍惜」、「環保」、「循環再造」等概念,對很多人來說是一些很抽象、甚至是離身的事情。Tania和Sam認為「意識」很重要,缺乏思考貨品背後對環境的影響和對自身的意義,就是浪費最大的元凶。Sam說環保是一個很慢的轉化過程,由意識到生活上的應用,需要時間慢慢平衡,所以當我問到網購環保時裝最大的競爭者是誰的時候,她直截了當地說:「不是甚麼特定的商店,而是我們自己!」身為食物造型師的Sam平時一見到裝食物的紙皮盒都會立刻收起來,回收又好、循環再造改裝成其他物品也好,都是一個保護環境的小改變。過程中少不免被朋友取笑,但身體力行由生活的細節做起,小至自備購物袋、大至改變生活的方式,實踐理念才是關鍵,也是艱辛的過程。

至於Tania亦是一個充滿環保理念的人,生活上的細節都盡量以保護環境為出發點,例如吃本地有機蔬菜、仔細分類垃圾,利用天然素材如水加醋作清潔劑等等。但原來你以為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時候,她的老公卻一點也不配合。當她努力回收垃圾,同時他就不斷製造垃圾,令她明白堅守環保原則絕不是容易和低成本的事。「以時装為例,生產環保時裝的工廠不多,主要集中在歐美等地區,技術和生產數量較難控制,成本自然推高,所以eco-friendly的時裝普遍都很貴。」難怪她店內的時裝售價件件過千大元,能夠負擔的人仍然不算多,她說若真的想支持環保,減少浪費和循環回收是最容易的第一步。「為衣櫃排毒,知道自己缺乏和擁有甚麼才是最重要的概念,這樣才能適當添置新衣服。」Tania說衣服多不代表懂得襯衫,越多選擇越易迷失,相信這也是很多女士的煩惱。把衣櫃縮小了,其實也可以把欲望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