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述醫術:脫甲基藥物可治白血病(梁憲孫)

蘋果日報 2021/01/22 02:00

梁憲孫#_Mt_NOAD脫甲基藥物可治白血病

七十歲的陳伯有輕微貧血多年,白血球及血小板數量亦偏低,一直沒有處理。最近貧血加劇,白血球及血小板數量亦降至危險水平,有嚴重感染及流血風險。骨髓穿刺檢查確診「骨髓異常增生綜合症」(Myelodysplastic syndrome),醫生建議「脫甲基治療」(Demethylating therapy)。
除精子和卵子外,人體每個細胞皆有兩組基因,一組來自父親,另一半來自母親。雖然不同器官組織的細胞基因組合一般相同,但卻發揮着不同的功能;每個細胞通常只會選擇啟動一小部份的基因,不同組織細胞內的活躍基因皆不一樣,各自發揮不同功能。
每個基因的前端,皆有一個「基因啟動子」(Gene promoter),即基因的「開關制」;「基因啟動子」受化學反應控制,「甲基化」(Methylation)後,基因功能受抑制,即時停止運作。正常細胞含多組「抗癌基因」,負責控制細胞的凋亡時間;「抗癌基因」甲基化後失去正常功能,細胞可能變成「長生不老」,因而成癌。這情況尤其常見於血癌細胞,包括「急性髓細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aemia)及「骨髓異常增生綜合症」。
某些藥物有「脫甲基化」(Demethylation)作用,包括「亞扎胞苷」(Azacitidine)及 「地西他濱」(Decitabine),可還原「抗癌基因」功能,恢復癌細胞凋亡的正常過程,因此有治療癌症的作用,尤其「急性髓細胞白血病」及「骨髓異常增生綜合症」,這又稱為「脫甲基治療」。
Bcl-2屬抗癌基因的其中一員,同樣負責誘發細胞正常凋亡。「維奈托克」(Venetoclax)乃BCL-2抑制劑,可用作治療「慢性淋巴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aemia),此藥本身對治療「急性髓細胞白血病」及「骨髓異常增生綜合症」的作用不大,但與「去甲基化」藥物同時使用,可大大增強療效。
梁憲孫 養和醫院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