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智慧:操控輪價難度較高

蘋果日報 2002/01/21 00:00


在舊的備兌證發行規例,除了有最少發行量承配比例之外,還有發行商可以保留備兌證的比例限制,但在新例推行之時,有關規定便會撤銷。
撤銷舊有限制之後,備兌證上市之時可以完全沒有公眾流通量,發行商可以持有100%備兌證的發行數量,如果投資者想買,可以在市場透過備兌證的莊家購買。這樣做的話,新備兌證要上市便較為容易,市面上會多了備兌證的種類選擇,對於投資者來說是一件好事。

莊家受港交所監察
但另一方面,備兌證上市之時,可以完全沒有公眾流通量,貨源由發行商所調控,備兌證價格波動又會否增大?新的備兌證發行規定,令到備兌證發行完全是市場主導,因為新例較為寬鬆,因此發行商能夠提供較多選擇,不同種類的備兌證讓投資者買賣。但可能部分備兌證根本沒有公眾流通量,正所謂貨源歸邊,這又會否影響備兌證價格呢?
當一隻股票貨源歸邊,會有可能出現造市的情況,但備兌證要造市,技術較為困難。(1)如果一隻備兌證受歡迎,其他發行商可以發行相同的產品,但售價更便宜,令到備兌證價格回落。(2)因為有莊家制度,因此莊家有責任維持市場秩序,而莊家本身亦會受到港交所監察,所以更加不會明顯造市。(3)要造市成功,還要成功推高或推低備兌證所代表的股份,特別對於重磅的大藍籌股,要這樣做絕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