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之見:酌量減持零售股

蘋果日報 2002/01/24 00:00


雖然國內股市昨日開始算是有喘定迹象,但近兩個月的累積跌幅相當驚人,其實以指數來衡量,已經有點低估了跌勢,因為去年的新股上市活動,將指數基礎擴大了,尤其是中石化(386)的市值相當龐大,所以走勢比表面看會更差。
不過今次AB股的跌勢,對本地中資股的影響仍是輕微,國內股市弱勢已成,要有顯著起色談何容易,炒作資金似乎已是捨難取易,南下香港,這個情況與2000年剛好相反,當年A股氣勢如虹,國企紅籌於香港則被人忽視。
這種資金流向降低了中資股的震盪,最近國企股甚至曾經由電力股藉重組的好消息一度上試高位,但筆者認為不應輕視A股下挫的影響,資金流向只是短線現象,長線的深層意義才更重要。
雖然A股與H股的估值距離仍遠,這段距離可以繼續縮窄,但我們不應只着眼於這個層面。國內股市急跌,我們便要預備國企業績期有可能會出現的負面驚奇,有部分上市公司有機會因為委託理財損了手。其實中信泰富(267)整個安排已算可以,一樣惹來劣評如潮,所以絕對犯不着冒風險去博那些有機會於股市損手的公司,這個業績期要特別小心。

利好因素已反映
股市大跌,會帶來負面的財富效應,現時市場對國內零售市道以至零售股仍相當看好,暫時似乎未有迹象由股市的影響散播到市道之上,但這個過程相信會慢慢進行。筆者寧願保守一點,趁高減持零售股,反正絕佳期望都已反映在股價上。
香港的零售股大多算是中高檔次,而在股市被套的又會是中層階級以上的,所以出現如斯變化後,不妨酌量減持靜觀其變,反正市內吸引的選擇仍不算少。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