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後百步走 長命99

蘋果日報 2014/04/28 00:00


俗話云「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不少人會於飯後散步以助消化。然而也有人提出,吃完飯就開始「百步走」,胃內食物不能得到充分消化。究竟「飯後百步走」是否正確?

傳統中醫認為,脾臟主四肢,運動四肢就是運脾。養脾有「補」與「動」等方式,飯後散步以助脾胃消化功能,是「以動助脾」的後天養生之道。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醫學博士陳祖輝指,飯後散步,可以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消化和吸收。飯後散步確有益健康,但若散步方法不對,卻會適得其反,隨時影響身體。

有人以為「飯後百步走」,是指吃完飯後覺得肚脹,即去散步。其實所謂的「飯後」,是指吃完飯30分鐘以後,之前時間則可休息一下。據專家指出,進食後,胃部開始工作,消化道的血循環量比平時多。如果吃完飯後馬上散步,體內的血液就會更多分佈在四肢,使胃腸道血液供應和消化酶的分泌都相應減少,於是胃內食物就不能被充分消化。步行時,胃腸加快蠕動,將未經充分消化的食物過早推進小腸,增加小腸負擔,最終未能充分吸收食物中營養。

專家又指,「飯後百步走」適合那些平時活動較少,尤其是長時間坐着工作的人,和體形較胖或胃酸過多的人。這些人如果飯後散步20分鐘,有助促進胃腸蠕動、胃腸消化液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吸收。

專家建議,散步時最好慢步走,每次30分鐘左右。有呼吸系統疾病的人,則可在散步時有節奏地擺動雙臂,增加肩帶胸廓的活動;容易消化不良的人,可以一邊散步,一邊按摩腹部,幫助腸胃蠕動。

不過年老體弱者、患有冠心病、高血壓、動脈硬化等的人都不適合「飯後百步走」。以長者為例,他們飯後血壓一般都會下降,「百步走」會增加心臟負荷,使心、腦供血不足,易出現頭昏、眼花、乏力、肢麻等症狀,嚴重的還可能突然昏厥跌倒,有生命危險。

廣東《南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