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紅娘大行其道

蘋果日報 2002/06/09 00:00


「郵遞新娘」(mail-orderbride)──這個資訊年代產物,隨着互聯網日益普及,在世界各地愈見普遍,就連金球獎影后妮歌潔曼也湊熱鬧,最近在電影《生日女郎》中扮演「郵遞新娘」。有人批評這種擇偶方式「講金不講心」,但事實往往不能一概而論。
批評這種靠網站作「紅娘」越洋擇偶做法的人指出,這類姻緣通常涉及來自發達國家的富裕年長男子,以及來自貧窮國家的年輕女子。他們沒有共同文化背景,沒有共通語言。更甚的是,不時傳出有年輕過埠新娘遇人不淑,遭丈夫虐待或殺死;也有一心找個伴的男子被騙盡家財,落得「人財兩失」的慘淡收場。
但畢竟「郵遞新娘」仍有一定捧場客,一些經此方式締結良緣的男女聲言,他們的婚姻較那些以傳統方式撮合的更成功,夫婦間沒有隔膜。說到底,「郵遞新娘」並非一見鍾情那麼簡單的事。
沒正式統計數字指出全球究竟有多少「郵遞新娘」,但業界人士指出,這種擇偶方式確是愈來愈受歡迎。
六十歲美國男子戴維斯是其中一分子。他是多個網站,包括FilipinaWife.com的網主,專為有需要人士在菲律賓找新娘。他不只提供服務,一年多前更迎娶了一名年僅十八歲的菲律賓女子。兩人結婚前靠互聯網通訊了兩年。

郵遞新娘離婚率較低
不少「郵遞新娘」網站都強調,他們安排的並非冷漠、純商業的交易,即年輕妻子換取發達國家護照,而是鼓勵男女間透過多溝通發展真正的關係。業界更指出,發達國家「郵遞新娘」的離婚率實際較一般人低。
不過,批評者反駁那只是因為在外國,「郵遞新娘」人生路不熟,甚至語言不通,即使受盡委屈也不敢提出離婚。
美國廣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