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官場現形記:局長建議改革問責制 - 李慧玲

蘋果日報 2003/07/29 00:00


最想改革問責制的,可能就是問責局長——這不是黑色幽默。不只一位非政務官(AO)出身的問責局長私下曾經抱怨,自己恍如無兵司令。厚叠叠的公務員規則,經常令他們寸步難行。
有問責局長便透露過一些例子:他研究文件時發現了問題,想面對面與底下直接負責的同事對話,但有人竟然覺得他不按程序辦事,招來非議。
另一次,他在內部會議提出,要底下同事按某些格式擬定一份新的工作大綱,讓他更加了解各人的優先次序有沒有出問題,但結果最後得到的答案只是:「我們擬定的工作大綱有既定的時間、既定的格式。」

向特首反映「無兵司令」
另一位問責局長則「投訴」:他要這樣做,但下屬(例如署長)卻要那樣做;當下屬堅持己見,他根本一點辦法都沒有,因為底下的人都是由下屬直接指揮。他不能解僱這位下屬、不能加或減這位下屬的薪水,甚至連把這位下屬調走也不可以。
是否有點匪夷所思?私人機構,聽都沒有聽說過。據聞,有問責局長已經忍不住向董特首提出過這個無兵司令的問題,甚至有局長私下提出要改革問責制。但如何改善呢?難道,又讓問責局長帶一隊人加入政府?但我擔心,局長帶入政府的這一隊人,稍後又要抱怨除了自己一隊人外,還是動員不到十七萬公務員幫手。

周一至周五刊出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