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隱瞞包庇釀成惡果

蘋果日報 2002/02/04 00:00


硬將日經225平均指數表現與美國杜指作比較,可能會被譏為不切實際,不過股市走勢在在反映某國經濟盛衰,乃不爭之事實。
日經指數自1989年底創下38,915點歷史高位後,一直向下滑落至上周五收市的9,791點,跌幅接近75%,亦是日本股市戰後重開45年來首次跌低過杜指,反而杜指在過去12年升幅達260%,兩國經濟強弱形成一強烈對比。
日本經濟於80年代開始不斷膨脹,股市如坐火箭般起飛,日股總市值曾經一度超過全球其他股市市值總和,足見風光一時無兩,難怪當時不少經濟學者及管理高層爭相走訪日本取經,全球掀起一片學習日本熱潮,介紹日本企業如何成功之書籍都擺在各大書局當眼之處,更有人以日本以經濟侵略全球立論。

官商勾結難解難分
然而揭開日本企業成功背後的面紗,卻原來大部分是「人為」所驅使,官商勾結配合銀行大力「支持」,哪有不成功之理?經濟好時大家Happy,可是經濟開始轉壞時,不但未能洞悉後患,大家還迫不得已「合作」隱瞞,加上會計制度不完善兼且欠缺透明度,直至「絞」在一起,無法自拔為止,試問又有誰能如此神通或有此能耐去解開這個「死結」?所以無論是怎麼英明神武、胸懷大志之士一當上首相,都難逃成為代罪羔羊而黯然下台之厄運。
早前美國一眾經濟學者、管理精英還不斷發表文章或被邀前往講解教日本如何作出改革,可是諷刺的是Enron倒閉事件揭發美國政壇與商界關係「密切」之醜聞,可有「小日本」的影子?
不務正業、不安其位、不守本份,最終便落得如斯田地,成功又豈是僥倖?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