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今日

點股壇:恆隆地產與樓市同步

蘋果日報 2005/09/02 00:00


恒隆地產(101)由收租股轉型至收租賣樓雙棲後,近兩年業績已有頗佳表現,而一連串的攤薄,包括債券換股及配售,加上銷售策略的影響,始終未能反映應有價值。
6月止年度,恒隆地產盈利68.45億元,增48%,每股盈利1.95元,末期息37仙,全年股息50仙,增13.6%。兩年業績均已包括投資物業重估增值,剔除此項影響,6月止年度盈利應為25.76億元,較上年增22.5%,每股盈利應為72.5仙,只較上年增加5.8%,是受配售所攤薄。
租金的貢獻仍是最大的收入,毛租收入增長10.5%,本港及上海各類物業租金增長由5%至21%不等,對業績的貢獻,是增加13.8%至18.37億元。
銷售物業的貢獻,是16.12億元,增24.4%,毛利率由56.6%降至35.5%,上年度集中於出售高利潤的君臨天下及君逸山,去年則包括利潤較低的碧海藍天,去年的銷售,集中於上半年度,下半年的貢獻只有3.18億元。
恒隆地產已完成4項物業,過去兩年,君臨天下只售22%左右,君逸山已售90%,碧海藍天約售一半,浪澄灣仍待開售,可見銷售策略是候高價而沽,特別是浪澄灣,已獲入伙紙1年,現在仍未開售,大概候至月底賣地後,再作決定。
管理層相信,本港物業市場短期內將有更凌厲的增長,而一直未見增購本港土地儲備,顯然對中期展望有所保留,因而只候賣樓而不買地,是對是錯,待日後證實。
業績可穩定增長
本港不買地,反而進軍天津,將耗資20億元興建購物商場145萬方呎,09年完成,並預算於2-3年內於內地投資10至12個項目,總投資約200億元,目前待售樓宇成本106億元,全部出售,可套現總投資約250億元以上,確實可以支持龐大發展。
待售樓宇於3至4年內沽出,每年應有30至40億元利潤,可以支持業績在穩定中增長,本來評價頗高,礙於大量進軍內地,是在轉型,以致市場評價受到影響。恒隆地產現價12.35元,PE17倍,息率4厘,如樓市維持,可以控制增長,而利潤已在預期之內,並無驚喜,所以升幅受限,但相對而言,因有現成利潤來源,反覆也不致過大,相信只能與樓市同步。
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