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電訊擬以基建股上市

蘋果日報 2002/01/21 00:00


九龍倉(004)旗下的九倉新電訊市務總監張東林指出,該公司已具備上市條件,並首次確認,若市況好轉,今年內會分拆上市,初步擬以基建股身分於主板上市。
張東林說,上市有兩個主要原因,除可以更低成本籌集資金外,亦可增加公司知名度。
市場人士則說,九倉新電訊以基建股身分上市,其中一個優點是,可申請豁免3年盈利紀錄,但亦要符合無單一股東持股逾35%的規定。

可豁免3年盈利紀錄
張東林說,經過多年默默耕耘,該公司自行裝設的固網線數已達23.6萬條,去年增幅更達66%,估計今明兩年仍是增長期,自行裝設線數,可保持兩位數字增長。至於收入,去年營業額及除稅、利息、折舊及開支前盈利(EBITDA)均相當理想,增長主要來自固網服務,佔總營業額的60%,而長途電話服務(IDD)則下降至40%。98年時逾90%收入來自IDD。
他解釋,由於市場進一步開放,有新競爭對手加入,加上客戶忠誠度較低,IDD收入增長遠不及通話量,因此該公司業務正進行策略性轉型,長遠而言,IDD更有可能變為增值服務。至於商業服務,該公司今年會主力發展數據服務,新收入包括聯交所第三代結算系統,以及證監會金融服務網。

固網收入佔六成
對於主要競爭對手電訊盈科(008)批評政府,開放電訊市場政策過急,令過去業內就業人數及投資額均下跌,張東林則指出,整體市場開放後,單是3家新固定網絡商,合共已聘用3000多人,其他相關電訊牌照,亦帶來新的就業機會。此外,過去數年,傳呼服務業收縮,整體就業人數減少亦與此有關,因此他認為,不可單看電訊服務業的表現而作出類似批評。
他又批評電訊管理局,須業內經營者提出證據,才作出調查的做法過於寬鬆,令反競爭行為繼續存在。他認為,每當有類似問題發生,電管局應果斷地判決或懲罰,否則新經營者將難以爭取市場佔有率。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