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專欄:空言「保障」 - 李怡

蘋果日報 2004/05/31 00:00


在名嘴封咪將近一個月之後,特首董伯才終於走出來面對傳媒說,中央政府支持特區政府採取任何依法的行動,捍衞新聞自由和言論自由。他說這段話,正是李鵬飛在立法會作證一天之後,而且是在新華社發出新聞稿,引述中聯辦官員的話說,「香港回歸祖國以來的事實充份證明,香港居民的言論自由和新聞自由是完全有保障的」,並表示李鵬飛的人大代表身份與他主持電台節目「沒有任何衝突和矛盾」。
倘若沒有李鵬飛在立法會的作證,大概就不會有新華社引述中聯辦官員的談話,也不會有董伯向傳媒的發話。
李鵬飛的作證,明顯地揭露了中央政府或至少是聽命於中央政府的執行官員,有打壓名嘴或至少是勸喻名嘴的舉動,而目的是針對九月的立法會選舉。新華社引述中聯辦官員的談話,旨在否認中央或其下的執行官員有這樣的舉動,而接下來董伯和警務處長李明逵的談話,也旨在為中央撇清與名嘴封咪的關係。
新華社的報道,董伯與李明逵的談話,雖然都講到要保障言論自由和新聞自由,其後中共統戰部長劉延東也說《基本法》有條文保障言論自由,但這些說法並沒有任何意義,因為即使嚴厲控制新聞自由與言論自由的中國共產黨,也說要保障言論自由的,也說要堅決對付任何刑事恐嚇的。中國憲法也有條文保障言論自由,但誰都知道並無任何意義。
董伯說他曾向中央政府有關部門查詢,對方向他表明不會做任何損害一國兩制和香港利益的事。這句話也是說了等於白說,難道中央有關部門會說中央會做損害一國兩制和香港利益的事嗎?而且,軟硬兼施地勸喻名嘴封咪或轉調,從中央的角度來看,正是有利於一國兩制和香港利益的事,甚至會認為這樣做正是捍衞了香港新聞界愛國愛港的新聞自由。
倘若董政權真的有心要捍衞香港的言論自由,那麼首先,他和特區高官(包括警務處長)不會等差不多一個月才出來表態,而應在五月三日鄭經翰發表封咪聲明時即作出回應。其次,回應不應只泛泛地講保障新聞自由,而應正面肯定名嘴在節目中對當政者的批評,儘管當政者未必全部同意他們的意見,但他們對政府各部門發揮了輿論監督的作用,揭發了許多當政者沒有發現的問題,是有積極意義的。其三,李明逵不應因為「未有證據證明名嘴受刑事恐嚇」而否認一些證人(包括學者)提供的「個人意見」,因為從鄭經翰、黃毓民都表示九月立法會選舉後再開咪來看,李鵬飛、關信基所指中央非常關心九月立法會選舉,並非無根據的純屬推測的說法,警方應從這方面着手調查:企圖以或顯或隱(如給李鵬飛的深夜兇鈴)的手段迫使三名嘴封咪的,究竟是哪方面的勢力。警方至少要針對這個疑點表示深入了解,而不是一句「未有證據」就推得一乾二淨。
中方官員也不能只泛泛地表示保障新聞自由,而是至少要公開聲明,種種或顯或隱的恐嚇事件與中央無關,英文《中國日報》抨擊李鵬飛的言論與中央無關。儘管香港公眾未必會相信中方官員的聲明,但不作這樣的聲明則更令人懷疑對名嘴施壓是未自中方的有組織的行動。
大家都說要維護香港人的言論自由,但針對名嘴封咪事件,誰是真正對言論自由關切,誰是假惺惺地說要維護言論自由而實際上是要維護背地出招者的名聲,不是很清楚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