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道德弱智狂妄

蘋果日報 2002/01/07 00:00


劉曉波
在院子裏碰到居委會主任,儘管她時常配合公安局監視我,在敏感時期詢問我的行蹤,但是基本上還算客氣,沒有發生過激烈的衝突。她主動與我打招呼,我也客氣地問她在忙甚麼。她說剛剛開完會,是布置居委會怎樣落實中共宣傳部最近頒布的《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我認真而客氣地問她:「怎麼落實?」她居然說:「誰知道!也就是開會說說,總不能讓我們挨家去宣講吧!」說完後,好像她意識到了對我這樣的監控對象不該講的太多,便推說有事,匆匆走了。
望着她的背影,我忽然想起對明史深有研究的朋友吳思講過的一段明朝歷史。
中國的獨裁制度,養成了統治者的權力與人格的雙重狂妄,自以為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相信自己是金口玉牙,說出的每個字都是絕對真理,習慣於為社會為民眾欽定思想權威和道德標準。
明代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最愛以聖諭的方式教民,甚至具體到衣食住行的所有細節。他還開創貫穿整個明朝的一項制度,每個月月初皇帝都要發布指導百姓怎樣生活的聖諭,由順天府的頭兒帶領宛平縣和大興縣的縣令入宮領旨,然後在金水橋南頭交給十位有頭有臉的耆老鄉紳。

無視人類自由尊嚴
由於月月都要宣旨,聖諭的內容便高度重複,久而久之,聆聽聖諭的耆老們就不耐煩了,索性花錢,一邊賄賂宣旨的官員,一邊僱用一些街頭痞子,給他們造一套體面的行頭,讓他們代為聽旨,光天化日之下上演着欺君之秀,只有皇帝一人變成了白癡。
不幸的是,今天的大陸人,仍然在這樣狂妄而弱智的統治之下,明朝開始的「年年講月月講」的傳統非但沒有絕迹,反而被中共政權創造性地發展,變成了「天天講時時講」,毛澤東的最高指示、鄧小平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江澤民的三個代表,在各自執政的時代,皆是百姓每天必須聆聽的聖諭。三天一個「綱要」,五天一個「決議」,最近中宣部頒布的「實施綱要」,居然把百姓當作幼兒園的孩子,要求百姓「尊老愛幼、鄰里團結、勤儉持家、助人為樂、遵紀守法、誠實守信……」等等。我想,那些被中宣部頻頻找來開會的官員們,和每天被要求學習江學說的百姓們,其心情與明代的宮廷太監、大戶鄉紳、街頭痞子完全一樣,共同上演一齣統治者裝模作樣地發號施令,被統治者裝模作樣地洗耳恭聽的作秀肥皂劇。
雖然這種權力狂妄很弱智很陳腐,官員和民眾並不真心賣帳,但是這一切並不能絲毫改變其野蠻性──對人的自由及尊嚴的蔑視乃至無視。這樣的統治者只相信自己,而把其他人皆當作無思考能力和選擇能力的弱智者或殘疾人──無法獨立生活的孩子(依附者),把一個人代替眾生進行思考和選擇視為賜福於民,因而也就把剝奪人的自由思想權利和選擇權利視為理所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