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選才能長治久安

蘋果日報 2003/07/26 00:00


中央八大要員挺董,董建華短期內不會下台。按照《基本法》的機制,即使中央對董不滿,也不可能突然免掉董的職務,否則變成粗暴干預香港的內部事務,嚴重破壞一國兩制。

時事評論員 吳志森
七一五十萬人大遊行,七九、七一三連續兩次數萬人的大集會,反映董政府不得人心,香港的而且確存在嚴峻的政治危機,董建華對香港已到了「不能管治」的危險邊緣。但到目前為止,特區政府仍有效控制立法會,亦沒有重大議案,如財政預算案被立法會否決,修改後又再遭否決的先例(主動收回的不算),也沒有出現立法會通過的法案而行政長官拒絕簽署的情況。因此,嚴格來說,香港有政治危機、管治危機,但還未出現真正的憲制危機。董建華目前健康良好,沒有貪污瀆職。除非董自己鞠躬下台,否則不能罷免他。

隨時爆發危機
香港憲制的設計存在極大缺憾,一個沒有民意基礎,缺乏民意支持的政府,仍能安安穩穩的繼續做下去。民間的怨憤不能透過建制渠道,包括行政和立法機關有效上達,只有數以十萬民眾上街的怒吼,才能令管治者聽到人民的聲音。這種政治制度與香港這個現代社會毫不相稱,也極度危險,管治者稍不留神,反應遲鈍,錯誤解讀,強硬保守,又或冥頑不靈,民間累積的怨氣隨時集體爆發,香港的百年基業就會毀於一旦。沒有一個經普選產生的行政長官和立法會,危機絕對無法解除,只能坐等這一天的到臨。
即使一切不變,按《基本法》設計極其保守的政制進度發展,香港的政制,也必然滑向極其危險的境地。二○○四的立法會選舉,有三十席地區直選,三十席功能團體選舉產生。而經過七月一日五十萬人上街的洗禮,新增登記的選民以十萬計,他們大都是傾向民主的年輕人。中產專業人士,特別是由一人一票產生立法會代表的團體,他們對自己行業的議員,要求大大提高。廿三條如何投票,議員們都戰戰兢兢承諾要徵詢民意,再不能蒙混過關。明年的立法會選舉,直選議席民主派肯定有所進帳,功能團體選舉也將變天,開明的、有民主派傾向的議員,當選的機會也大大提高。
立法會的民主認受性大大提高,如果行政長官的產生方式仍是原地踏步,仍由缺乏民意基礎的八百人選團產生的話,如此巨大的民意落差,行政立法的矛盾只會愈來愈激化。立法會議員若與官員爭持不下,民選議員會把聲勢浩大的民意抬出來,毫無民意基礎的特首和政府官員,只能灰頭土臉,抬不起頭來。
政治生態改變
從議會的實際操作來觀察,明年立法會選舉,泛民主派拿到超過一半直選議席的機會很大。功能團體議席,也未必全是保皇黨的囊中物,泛民主派若取得接近一半的議席,整個政治生態將出現本質的變化,對缺乏認受性的行政長官,構成極大壓力。即使中央出盡全力挺董,也挽救不了多少。惟今之計,增加行政長官的認受性,才能解除即將出現的憲政危機,只有政制普選,才能為香港帶來長治久安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