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四男生去年在測驗前一天逃學,當晚訓導老師來電,說逃學可能記大過,掛線不久,男生跳樓亡。近日死因庭召開研訊,報導多聚焦於男生在電話中對訓導說的「求求你,放過我」,彷彿是致命主因,很多人亦因而怪罪老師。不禁想起十年前友人自殺,上了新聞,標題大意是「孝順仔不堪工作壓力跳樓」。事實上,他根本沒有工作。自殺者的思維往往異於常人,否則也不會尋死。既然異常,記者又怎能看穿他們的死因?
那位自殺男生,跟母親一樣是新移民,十歲時從湖北來港。兩年後考入區內名校,即母親口中的「重點中學」,成績一直保持頭十名。升中四後退步了,於是主動減少打籃球時間,報讀補習班。母親在法庭作供,指兒子覺得校方重視名列前茅的學生,排名稍後則有不同待遇,令他心裏不舒服。
單看以上背景,已知他很看重成績,對別人目光亦頗執着。他期望成為重點中學的「尖子」,也許像傳統中國人一樣,幻想十年寒窗,一朝高中,從此光宗耀祖。可惜現實不似預期。這種心態在他的遺書已見端倪:「我好想回報他們(父母),但我沒有信心,怕他們失望,也怕自己失望。」一般來說,為自己而活的人都比較懂得享受生命,不會自殺;只有一天到晚苦惱如何迎合他人期望的人,才容易了無生趣。前者覺得一切皆可掌握,後者感到萬事身不由己。「這個世界或許很美好,但沒有人告訴我怎樣感受。」男生最後如是說。
被千夫所指的訓導老師,真的有錯?男生在測驗前一天逃學(據報導似不是第一次曠課),還對母親撒謊;老師一天內打兩個電話,一次給男生的媽媽,指出孩子說謊,另一次給他,表示逃學可能記過,都是實話實說。當然你可說老師不了解學生,但男生自尊心很強,會輕易訴苦嗎?恐怕連母親也不了解。事情的關鍵似乎是:男生自己放大了「記大過」的威力,也許以為像某些大陸學校,缺點記錄在案,影響將來上大學或就業。他一心想做「尖子」,現在卻記了大過,大概很難接受自己。
羅馬尼亞哲學家蕭沆(Emil Cioran)有位朋友,因妻子自殺而深感內疚,蕭沆於是開解他:「自殺的責任在她,她只是等一個藉口去殺自己。如果你有什麼過失,那就是給了她那個藉口。完。」學生自殺,該怪誰?真要清算別人,恐怕全人類也有原罪。但歸根究底,也是自殺者處理不好他跟世界的關係,而最可惜的是,從來沒有人告訴他如何感受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