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嚐生命 - 區樂民

蘋果日報 2002/06/09 00:00


病房收了一個企圖服毒自殺的男子,二十六歲,結婚三載,育一子。幸好搶救及時,洗胃後情況穩定。
次天早晨,我問他為何輕生,他沮喪地說:「半年前被公司裁員,一直找不到工作;太太另結新歡,帶着兒子跑了。」
現今醫療分工日益精細,內科醫生似乎負責身體,心理狀態由精神科醫生管,至於家庭問題,當然交社工跟進。然而,我喜歡「踩過界」。
「三年前你的生活是怎樣?」我問。
「那時還是單身,剛剛大學畢業,未有工作,自由自在。」回憶總是甜蜜的。
我嘗試讓他換一個角度看今天的事情,我說:「那麼你現在只是回復三年前的生活,何必尋死?」
喜愛思考的年輕讀者常常來信問我生命有甚麼意義,不同時間或心情,我有不同的答案,但用得最多的答案是「生命就是生命的意義」。
我們來的時候赤條條,去的時候也不能帶走甚麼,生命的意義不在乎結局,而是過程;人生在世,就是要經驗生命,品嚐起、落、順、逆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