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今日

好意見不獲接納「我會辭職」
李國章揚言做反對派

蘋果日報 2002/07/04 00:00


【本報訊】昨下午兩時開始,李國章在中文大學校長室輪流接受報章訪問,報館一間接着一間。當最後一個記者問完最後一個問題已經是晚上八時許,中大校園已漆黑一片,大樓大門早已被下班的校工鎖上,記者要另找出路離開。 記者:李慧玲、譚秀嫺
這位中文大學校長,八月一日開始才正式到特區政府上班,擔任教育統籌局局長。但早在政府正式公布他任命前,李國章早已應等候他多時的記者要求,兩度會見記者,事先張揚他日後的新工作。大家都說他果然適合從政。
但李國章眼中的自己卻不是這樣。他說:「我不是政治家。如果我是政治家,做政治做得好,傳媒就只會讚我,但現在報紙常常罵我。」
他心目中的自己是怎樣一個人?李國章笑說:「你看到甚麼就是甚麼!simple(簡單),naive(天真)!」
李國章當校長期間,外界覺得他敢言,經常公開批評政府,但加入政府之後情況是否馬上改變?他說:「我在內部一定會講我的反對意見。如果我的意見不被接納,而我又覺得這是好重要的問題,我會辭職。這在外國很普遍,很多部長都會因為對政策有不同意見而辭職。」
「當然我不是說有不同意見便辭職。但如果我良心上覺得政策好不公道,例如法治,例如現在說批評董先生的都要坐監,我當然不能接受。」
內部繼續講反對意見,公開言論呢?記者叫他評論政府過去五年表現,他的答案是:「就好像總理朱鎔基所說的!」那「議而不決,決而不行」八個字始終沒有出口。

應對董生公平一點
至於董建華的行事為人,他說:「五年之後告訴你!現在透過傳媒看到的,不公道!」他輕輕一句把以前對董建華的批評都帶過去,更不忘補一句:「傳媒應該對董先生公平一點。傳媒權力好大,可以一下子把人捧成明星,受人崇拜,但一夜之間又把人變成罪人。當然傳媒的角色是監察和批評。但如果做得好,傳媒應該讚。日後如果我做錯事就認錯;如果做得對,但你罵我,我就一笑置之。」他告訴記者:「我只是期望傳媒給我一個機會,先看看我做甚麼。」
如此對答,還說不適合從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