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時間磨練新丁

蘋果日報 2002/01/21 00:00


「寧欺白鬚公莫欺少年窮」這句話用來形容一班專在「垃圾時間」搵食的後備大軍貼切不過。
若後備球員的年齡達三十歲以上,此類球員多屬老弱殘兵,教練對這班老兵的心態多是「用之無奈,棄之可惜」,所以惟有安排他們長坐冷板櫈,逢到了「垃圾時間」就讓他們出場散散步,跑幾圈,以防骨頭硬化。
另一類常在「垃圾時間」亮相的球員則屬初生之犢,此類初出茅廬的新丁多是潛質優厚(否則早已被擯出NBA了)。

吸取經驗改進技術
教練都樂意在「垃圾時間」讓他們見見世面,從中多吸收實戰經驗及改善球技,希望有朝一日能成為明日之星,例如當年年僅十八歲的拜恩及麥基迪就是從「垃圾時間」中不斷自我磨練而成大器。
各位球迷下次在「垃圾時間」中見到一些寂寂無聞,技術生硬的新丁時,切勿小覷他們,假以時日他們可能成為另一個拜恩或麥基迪。
以下率先為各位介紹五位最具潛質的垃圾時間球員,他們的年齡均在二十五歲以下,而且潛質優厚,極有上位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