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分析:美元弱勢不利港美股市

蘋果日報 2002/06/09 00:00


美國公布之最新失業率為5.8%,較市場預期為好,但這個利好消息並不在股市發揮作用。全球最大晶片商英特爾被美林調低投資評級,以及英特爾調低盈利預測,成為美股焦點。然而,說失業率下調缺乏利好效應以及英特爾才是市場焦點,或許有點兒不正確,失業率下跌之利好作用,要待下調發展成趨勢才會彰顯,而英特爾之利淡消息,其實只是美股下跌之藉口。
上次談到近期要特別留意美股之技術走勢,因為美國本土之政經因素俱不利股市,利好的數據不會發揮作用,留意技術走勢在於找出指數跌至哪個水平才會有真正強而有力的支持。美股上周之技術走勢持續向淡,其實可在之前一周的走勢看出來,要有效推敲市況,便得同時參考市場的真正焦點──美元滙價。

資金流入歐洲資產
雖然日本政府多番在滙市干預,但日圓兌美元強勢依然,每當美股以較顯著幅度滑落,美元都會面對新一輪衝擊,美元滙價反映的資金流向。不少分析員認為美元不可能持續弱勢,因為美國需要「強美元」,海歌也同意「強美元」近乎是美國的「國策」,然而,投資者卻不能倒果為因,有需要並不一定能達到,必須有條件配合才能達致「強美元」。
大家可先想一個簡單的問題,為何以往每當美國政治或經濟方面出現大問題時,資金仍留戀於美元資產而不撤資呢?另一個問題會提供答案,就是美國以外,並未有其他地方或投資工具比美國優勝,又或縱使具備較佳條件,卻沒有龐大的市場容納龐大的國際資金。然現時的情況卻大為不同,歐洲經濟相較美國有更佳的前景,歐洲及歐元均可吸納自美國外流的資金;日本的經濟雖未見起色,但外滙炒家仍會投機性地推高圓滙;加上金市復甦,均為美元資產帶來「代替品」,這便是近期美元弱勢的「催化劑」。美股與美元若摟着下跌,不排除美股會下試911事件後的低位,港股近日表現雖較美股為穩,但被美股拖累跌回11000之下尋底之機會不能抹煞。
(小啟:作者外遊,《譚紹興講股》暫停,6月30日回復正常。)
海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