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人誌:
癦尖大廚精揀靚料創新菜

蘋果日報 2004/02/04 00:00


David不是酒店出身,但在選料和烹調上卻有極高要求,因為師傅是行內名師,習廚期間David不敢怠慢亦不容有失,至今入行十幾年,仍堅持選用靚料,每天跟徒弟分頭走訪港九街市,務求把全港至新鮮的材料擺上枱,供客人享用,除此以外,David更善於用時令材料創新菜式,一招「反面」豆卜冬蔭湯更是不可不試的近期佳作。

記者:楊一凡 攝影:陳智良
David跟食店拍檔兼徒弟阿B是相識十幾年的知己,二人小時在波地相識,長大後在餐廳相知,因為愛吃而成了合作夥伴,一起開辦食店。阿B說:「開舖頭係以開心為主,唔係想賺咩大錢,主要係有個地方俾我同波友聚舊,吹水同飲飲食食。」食店不以利字行頭,但在構思菜單時,卻極用心,像每天推出的是日靚湯,在餐牌上還列表寫明湯水功效,選擇不是紅湯白湯,而是天麻紅棗燉魚頭、章魚蓮藕黑豆栗子及木瓜三果排骨等,用料十足;逢星期三晚玩預訂私房菜,顧客只要在一天前訂位,翌晚就可享用三款前菜四道主菜,加一個糖水的私房菜,每位只要二百元,既神秘又充滿新鮮感。
日行四街巿
David住港島,阿B住九龍,每朝兩人分頭在港九街巿買材料,大廚主攻太平街巿,因為貝類夠鮮,而北角街巿肉類一向表現出色;阿B愛逛慈雲山和樂富街巿,如果時間許可,還會到黃大仙大成街街巿睇睇,二人邊行逛邊電聯,討論是日有何當造材料,可以煮甚麼菜式,即場買埋配料。David深信用心煮的話,食客是會知道的,事實上開業個多月以來,晚巿經常滿座,也證明了David的想法沒錯。
empty
■大廚David當年跟行內名廚學師,名師出高徒,David在烹調和創作菜式時,總是一絲不苟。
反面索汁
泰式冬蔭浸釀豆卜$42
把豬肉、馬蹄和冬菇混合好,然後釀入「反面」的豆卜之中,反面的豆卜表面凹凸不平像海綿,這正好改善其吸收力,當豆卜跟冬蔭功湯同煮時,就馬上索個夠本,入口啖啖酸辣開胃,吃到最後才知墊在鍋底的粉絲,充滿湯汁精華,最精采。
empty
香滑滋潤
鯊魚骨湯木瓜燉鮑翅$148
先花幾個小時熬一鍋奶白色的鯊魚骨湯,然後用骨湯煨魚翅,又是幾小時,收到柯打後,才把湯翅注入瓜身,原個蒸熱。湯翅很香滑,連同清甜的木瓜肉一起吃,鹹甜適中,倍覺滋潤。
empty
錫紙保鮮
銀紙鴛鴦檸檬焗桂花魚$52
用錫紙包原條桂花魚,然後才入爐焗,魚的鮮味在即場開封後才一次過散發,未吃先流口水。桂花魚先走油,以免蒸熟後魚肉變得鬆散,用錫紙包好,再鋪香茅、檸檬、冬菇等調味,當侍應即場拆開錫紙時,那燒烤香味充滿小店,令人食指大動。
empty
金蒜惹味
脆袖龍袍$28隻
看似原隻蝦上,其實內裏功序繁複,先起蝦肉,但要保留蝦尾那一截,把蝦肉打成蝦膠,用春卷皮連蝦頭和蝦尾捲好再炸,表面綴以金蒜,卜脆香口,蝦肉又鮮味,那強勁的蒜味,很有避風塘風味,最啱一大班朋友啤一啤。
empty
乾身煙韌
海膽炒飯$58
飯粒煙韌得像吃生炒糯米飯,但細問之下其實是中國米,而海膽則是先跟雞蛋同炒,以定型,有蛋相拌味道亦更香口,然後就加入一般炒飯配料,兜兩兜,雖然賣相較普通,但一吃就知與別不同,特別乾身有𡁻頭,吃罷錫紙不沾油,廚師功力可見一斑。
empty
食客兩句:


直擊師徒港九入貨
empty
John:條桂花好新鮮肉好滑,一撕開錫紙時,有陣燒烤香味,流晒口水。
empty
阿文:釀豆卜同鍋底下嘅粉絲,索晒辣汁,正到不得了。
empty
鰂魚涌太平街巿
海蝦跳跳紮
empty
北角渣華道街巿
豬肉好新鮮


大廚小館
地址:鰂魚涌基利路7號太吉樓地下3B(太古地鐵站B出口)
電話:25900900
座位:30個
營業時間:12:00nn-3:00pm,6:00pm-11:00pm
empty
慈雲山雙鳳街巿
蔬菜至多款
empty
樂富街巿
首選桂花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