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學校≠英文好 - 蕭煒春

蘋果日報 2013/04/26 00:00


香港已回歸十五年,政府越大力推動母語教育,我們的學生中文成績卻越來越差,家長們對學好英語反而更加趨之若鶩。香港教育學院剛發表了一份很有趣的調查報告,在八百多名育有幼童的家長中,逾七成人希望子女將來能操流利英語,49.5%甚至不介意他們以英文而非中文作為母語——雖然父母們大多為「非英文人」。
如何可以學好英文?古德明、陶傑和補習天王都比我更有資格「說三道四」,但憑觀察與經驗,可以發現不少家長普遍抱有一些謬誤和扭曲觀念。譬如說,就讀國際學校的學生,英文是否一定頂瓜瓜?答案當然是不。近年國際學校大受本地家長歡迎,單看學生背景,當中約一成三屬沒有外國護照的土生土長香港人(個別學校本地學生比例甚至超過六成);若計及擁有外國居留權的本港居民,估計數字會攀升至三、四成甚至接近半數。所謂英語的語境,其實不如想像中好。正如不少港人移民外國,若生活圈子只局限在唐人街,英語水平分分鐘倒退。小悠多年前曾入讀一所收費昂貴的國際學校,由於收生以本地及內地人為主,學生雖然全部以英語溝通,但「港式」發音加上「港式思維」,形成一種頗為獨特的「港式英語」,即是口語文法都沒有錯,但英國人聽到會不住搖頭的一種英語,與一些家長心目中的女皇英語,相距一段相當大的距離。
語文是學習的基石,中英兼擅當然最理想,但現實是要好好掌握其中之一,也不是易事。若只能二擇其一,你會如何選擇?把子女送進國際學校,當然是希望他們可以在英語世界暢通無阻,但所謂學好一種語文,當中應包括聽、講、讀、寫。國際學校學生一般可以英語侃侃而談,但要在讀、寫方面攀上一流水平,與學習中文一樣,仍是必須痛下苦功的,譬如多閱讀名著,在小說以外,多看不同類型的課外書等。或會有家長以為,懂說能聽已經足夠,但試想想,當我們在強攻英文的同時,基本上是棄守中文,若英文水平只流於聽、講,這樣的犧牲未免太大。更現實的是,因為已轉了語言頻道,升學對手已非本地學校學生,而是全球以英語為母語的年輕人,若中文差而英文又不夠好,無論在本地或外國升學都有困難。據知有就讀香港的國際學校的學生,在校內成績優異,每年均可獲取獎學金,但在報考外國一流大學時名落孫山,原因是「英文程度不足以應付學習所需」。月前學校家長日,我跟小悠的科學老師談起校內的學習風氣,他是一位很資深的教師,在香港執教數十年,他慨嘆現時學生的英文水平每況愈下,「全班至少有三分一人不明白我在課堂上說甚麼,不是因為我用了艱澀的科學名詞,而是因為他們英文太差。」但學生們都是在國際學校長大的呀,「是的,但他們的英語只限於日常對話,要應付課堂需要,便顯得不足了。」
讓孩子報讀國際學校的一刻,我們其實已替他選擇了一條代價不菲的語文不歸路,中英夾雜是香港的特色,但學習語文變得不中不英,就隨時變成兩頭不到岸,希望到達國際的彼岸,卻被困在中英兼不擅的泥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