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今日

租住單位重建有補償

蘋果日報 2002/05/03 00:00


李小姐問:我在重建區租了一層實用面積500呎的單位給家公及叔仔居住,並負責繳交每月租金,至今已有六年多,叔仔已成家遷出,家公則年老多病回鄉陪同家姑養老。由於租金一直由我繳付,請問我是否可因重建得到補償?如有的話,請問補償是多少?
答:由於讀者來函所提供的租約資料有欠詳盡,本局未能具體評論。
一般而言,市建局的租客安置及現金補償準則將會基於多個因素考慮。首先,受影響住宅物業的業主須連租約把該物業售予市建局,本局才能與受影響租客商討安置及補償事宜。
符合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或香港房屋協會(房協)所公布的公營房屋上樓資格的住宅租客,若果他們在市建局(或前土地發展公司)進行凍結戶籍調查前已在有關重建項目範圍內居住,則可獲安置於房委、房協或市建局所提供的安置單位。受影響租客如接受安置,可獲特惠搬遷津貼,其金額與房委的標準相同;現行的金額如下:
單身人士--3,410元
二人或三人家庭--6,200元
四人或五人家庭--7,580元
六人或以上家庭--9,400元
如租客因各種原因,未能獲編配安置單位,則可獲基本現金補償。基本現金補償是以《業主與租客(綜合)條例》所訂定的法定補償為計算基礎。
最少補償港幣七萬
在凍結戶籍調查前已於重建項目範圍內居住的單身租客,最少可獲補償港幣$70,000,二人或以上家庭則最少可獲補償港幣$80,000。重建項目範圍內的租客,在指定限期內接受市建局提出的補償及交吉方案者,可獲額外現金補償,金額於個別項目收購時再作公布。
黃小姐問:我本人有一個自置物業單位(不是在25個重建項目內)。由於家庭人口多,自置單位不夠住,因此我在重建區另租了一個單位居住。請問我是否可獲安置?如不合資格安置,又怎樣補償?
答:閣下擁有自置物業,故未能符合房委會或房協的安置資格。若閣下租住的單位在市建局重建項目範圍內,而有關業主連租約將物業售予市建局,閣下將可獲現金補償,補償金額請參閱上述問題回覆。

市建局信箱
市建局正式展開位於深水埗、大角嘴及灣仔區的三項優先重建項目,為解答受影響居民疑問,市建局與《蘋果日報》合辦市建局信箱,受影響居民有任何疑問,可來函本報代轉,市建局會逐一解答。
地址:將軍澳工業邨西駿盈街八號
傳真:23702192
電郵:[email protected]

服務熱線
電話:29908288
傳真:23702192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