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窮山惡水 旅行家帶港人尋根

蘋果日報 2002/06/09 08:00


本港正剛旅行隊總領隊陳溢晃,早於一九六四年便開始行山,至一九七二年創辦非牟利的正剛旅行隊。這位人稱陳Sir的行山領隊說:「由開始到現在,我每個禮拜都行山。」

遊遍新界五大家族聚居地
一向反對征服大自然、主張擁抱它和與之做朋友的陳溢晃,有一套獨特的行山目標。他的旅行隊向來着重地方歷史文化的探求,由七二年創辦至八六年的十多年間,已行遍新界五大家族的聚居地。這五大家族包括錦田的鄧氏、上水的廖氏、粉嶺的彭氏、河上鄉的侯氏和泰享、新田的文氏。其聚居地被旅行隊反覆探訪過多次。陳Sir說,他們對五大家族可說有了六、七成的了解,在香港本土尋根,已不能滿足旅行隊。
自八六年起,陳Sir帶領旅行隊北上,替香港原居民尋根,首先追尋的是最早在香港落戶的鄧氏家族的祖先源流。他們一直鍥而不捨地追蹤至江西吉水,從此也展開了正剛旅行隊到內地行山,看祠堂寺廟,感受地方風俗,探索建築風格等的歷史文化長河之旅。
江西追蹤找到文天祥後人
陳溢晃總會趁春節、復活節、聖誕節等長假期帶隊北上,多年來,他和隊員的足迹遍及惠州的羅浮山、龍川的霍山、梅縣的陰那山、粵北丹霞地形的巴寨五仙岩等各地名山。在江西,陳Sir找到文天祥的後人。原來文天祥遇害後,其弟為免被株連,領着七房人南下逃難,分別到了惠州和東莞定居。
深圳地區的「雙城之旅」,即東面的大鵬古城及西南面的南頭古城,也教陳Sir難忘。原來香港以前屬新安縣(即後來的寶安縣)管轄,新安縣府位於南頭古城內,而東面的大鵬古城則可憑弔這個軍事重地的歷史遺迹,也可到南澳漁村吃海鮮,眺望香港的東平洲,景致優美。在東莞的橋頭鎮,旅行隊找到宋帝昺皇姑的墳墓,其夫的墓地卻原來在元朗的坳頭……。陳Sir彷彿華南地區歷史典故的活字典。
對於籌辦這種無利可圖的尋根旅行隊,陳Sir說,一切只是為興趣。「其實生活可以有不同的層次,一碗白飯、一碟青菜係一餐,食九大簋又係一餐。香港人就係個個掛住賺錢,一定要搵快錢,搵得快時輸得也快,或者是因為這樣,才會有負資產一族吧。」他組織的旅行隊,每次都是大家攤分所有開支,他自己一分錢也沒賺,這樣做純為興趣。

陳溢晃簡介
‧年齡:54歲
‧學歷:國內大專院校歷史系畢業
‧職業:出版社負責人

正剛旅行隊
電話:97799480 傳真:23954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