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今日

迪士尼一片苦心 - 陶傑

蘋果日報 2005/09/01 00:00


迪士尼被指邀請一百名特區兒童,以「義工」身份前來迪士尼拍宣傳片,不但分文酬金欠奉,還指明糧水由家長自備,又規定清晨六時必須準時抵園拍攝。還有一封自願「同意書」,由家長簽署,內有語句:「你不會有玩樂的機會,這是工作,是你上電視的機會!」(Youwillnotgetachancetoplayinthepark,thisisforwork.ThisisyourchancetobeonTV!)英語原文,文法正確,雖然語氣帶有嘲辱意味,可成為官場和特區的英文告示的典範。
有家長向電台「投訴」,指迪士尼太「刻薄」。既然不滿刻薄,有甚麼好「投訴」的?全港家長,特別是中產階級,平時最喜歡講「親子教育」,如果有半點起碼的「親子」常識,稍有起碼的人格尊嚴,接到這樣的「同意書」條文,看見這樣的條件,都絕對不會把子女送給迪士尼來羞辱。
迪士尼是跨國企業,對各地市場心理,一早瞭如指掌。是特區正值金融風暴,經濟最低慘的時候,董建華政府才抱住迪士尼這條美國大腿求救的。因此割地喪權,引迪士尼入港,做了「新吳三桂」。是你求美國人,不是迪士尼來求你,今日有此屈辱,自作自受,一個願打,一個願捱,九七之後,據說香港人「當家作主」,中國人民「揚眉吐氣」,竟然一再受到迪士尼的侮辱,其中理由,令人費解。
但迪士尼帝國主義者在中國人的土地如此頤指氣使,對中國小農心理了解之透澈,又令人相當佩服。ThisisyourchancetobeonTV。迪士尼的高層,原來早就知道香港有《殘酷一叮》遊戲節目,深受家長歡迎。他們知道香港家長對於他們的「仔仔囡囡」能夠上電視,視同光宗耀祖。許多英文貴族精英幼稚園畢業禮,校方着令幼兒上台合唱表演,家長都會人人手持一部日本家庭DVD攝錄機,一窩蜂爭奪台前位置,爭拍自己的「仔仔囡囡」在台上天真無邪張口唱歌的稚趣鏡頭,回家播映重溫。「小朋友」做電視明星,而且還樂為迪士尼的「茄喱啡」,迪士尼當然不必繳付車馬費,相反,筆者認為,應該倒過來向這些家長索取上鏡費每位一千元,因為迪士尼是荷李活跨國企業,貴子弟「小朋友」年僅六七歲,就「打入荷李活」,天下豈有免費的如此美事?
何況叫小孩清晨六點到園報到,也是一番苦心。迪士尼協助推行中國道德倫理教育,教導香港的小朋友懂得早起,祖逖渡江,聞雞起舞,天將降大任,從小養成早起的習慣,吃得苦中苦,方為大丈夫。凡事付出了,不要斤斤計較要回報,小孩來迪士尼免費宣傳,家長倒貼車馬費,在香港這個功利而現實的社會中,迪士尼此一善舉,對於嬌生慣養的特區下一代,如當頭棒喝。只懂屁大的事就「投訴」的家長,還找來李卓人叫陣起哄,是何其短視而淺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