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邊緣.陳婉容】《陰屍路》──喪屍的末日啟示

蘋果日報 2016/04/25 06:00

喪屍Carol《陰屍路》Rick《TheWalkingDead》GovernorTerminus《第五號屠宰場》

大熱美劇《陰屍路》(TheWalkingDead)第六季在四月初剛剛播完。雖然整個第六季都乏善可陳,結局亦劣評如潮,但《陰屍路》早就是電視台的搖錢樹,因此自然不愁沒有第七季﹑第八季。

雖然很多人認為《陰屍路》只是血漿腦漿四濺的喪屍劇,然而《陰屍路》在走下坡之前,其實是線上最有智慧的美劇之一,這大概也是《陰》作為漫畫改編的末世類型片,可以打入主流大眾市場的原因。《陰屍路》處理許多哲學命題,諸如殺人的倫理、宗教及道德、對死亡的迷戀(第四季,有精神病的孩子Lizzie殺了妹妹,以為她變喪屍後就可從此得永生;Carol忍痛開槍處決,成為經典場面之一)等等。當然,哲學跟喪屍本有淵源,心靈哲學有著名的「哲學喪屍」(p-zombie)思想實驗,大意是有沒有可能有個「人」,所有生物組成、物理機制、行為與反應都和我們一模一樣,但就是沒有意識?

不過為免突顯自己的無知,這些留給哲學人來分析好了,社會學人還是講些社會學的事。《陰屍路》從第一至第四季恍如微型人類社會進化史,由共治的部落講到獨裁到類似國家的政體形成,這些在此不贅。第四季之後的故事進展其實更加有趣,更接近我們身處的現代社會。話說Rick一干人等在被反派「Governor」勇武驅逐出監獄後,失散到東南西北各方位。大家都知道地球現時很危險,不止有想挖你五臟六腑出來吃的喪屍,還可能會遇上Governor的餘黨或其他人類(甚至不一定是「壞人」),那就唔死一身潺。於是所有人的首要任務,就是找個可以長期容身,又有瓦遮頭和食物的地方。於是當他們在不同地方見到「Terminus」避難所的地圖和海報,又餓又凍的主角們不約而同地想:「Whynot?」於是從不同方位向Terminus進發。

「Terminus」的意思是「總站」﹑「終端」,戲中的Terminus避難所就是位於荒棄火車軌盡頭,一個類似貨櫃城的地方。但Terminus有另一種意義,而且我認為不是巧合,在談完Rick等人的遭遇後再講。根據《陰屍路》的一貫邏輯,如果某件事看起來toogoodtobetrue,那它很可能就是壞的。Terminus幾乎甚麼都沒問就決定收容Rick等人,見面禮是露天BBQ香噴噴烤肉自助餐,而且是鮮肉不是從超市拿來的過期罐頭肉,幸運大概已到頂點了吧?幸好型男主角Rick眉精眼企,發現這群人的資源來歷不明,於是首先發難。不過太聰明的結果,當然就是提早被制伏,全部人被關進貨櫃裏。壞消息是被抓住了,好消息是居然在貨櫃內和之前失散的各人重逢了(如果唔係又邊有戲做呢)。

為甚麼Terminus的人不直接殺掉主角?好問題。除了主角不能殺,殺完沒戲可做外,原來這些人在BBQ的不是甚麼安格斯牛扒,而是人肉,來源當然就是看了地圖和海報走來避難的生還者。第五季第一集,Rick等數人從貨櫃被拖到一個屠宰場,跟幾個分明會死的茄哩啡一起排排跪,面朝一個大型金屬洗手盤。屠場不止乾乾淨淨,地上無半點血跡,屠夫們也做好衛生措施,有圍裙有手套。兩個屠夫分工清晰,刀法俐落,一個扑頭,一個割頸,被割喉者臉朝洗手盤放血,放完血才可以吊起來當鮮肉保存,跟現代肉類屠宰場的運作一模一樣。Terminus首腦Gareth拿着一疊資料進來,第一件事不是向主角講一大堆「你知死未」之類的廢話,而是問兩個屠夫今個月跑了多少數(屠宰了多少人)。

再無黑人白人之別 只有黑肉白肉之分
說到這裏,應該大家都看出Terminus與納粹集中營的相似之處。鄂蘭的「邪惡的平庸性」連非哲學人都大概會吹得一兩句,不過我們已經看到殘酷的割喉放血手法,鏡頭又近拍受害者的血沿着洗手盤慢慢流進去水位,觀眾可能很難相信邪惡可「平庸」至此;於是社會學家鮑曼的解釋更符合《陰屍路》的集中營再現:現代社會推崇的工具理性與效率至上,正是大屠殺的根源。工具理性是甚麼?就是不問好醜,不問道德,只把工作「做好做滿」的概念,香港人有個非常生動的講法:「搵食啫,犯法呀?」套到《陰屍路》劇情上就更literal了:「搵食(物)啫,犯法呀?」

當然戲不如人生,主角們最後全都獲救。《陰》的主題其實從頭到尾都沒有改變,那怕你是誰,你有甚麼身份地位美貌智慧,你不過就是一具還會走路的屍體而已,這也是其名字「TheWalkingDead」的由來。第一季第二集,Rick就跟一個白人優越主義者說:「這個世界已經沒有了所謂「黑鬼」,也沒有你這種垃圾白人(whitetrash),只有白肉和黑肉。」第一季季尾,Rick等人去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嘗試尋找病毒解藥,但CDC只有一位科學家倖存。科學家悄悄告訴Rick,無論我們有沒有被喪屍襲擊,死了之後腦內的病毒一樣會發作,無論如何都會變成喪屍,所以活人跟活死人其實沒有分別。說完之後他啟動CDC的自行毀滅機制,連自己一同炸掉。

知得太多不如死,就是這麼荒謬與虛無。這又讓我想起馮內果(KurtVonnegut)以德累斯頓空襲為靈感而寫的《第五號屠宰場》。有人說《第五號屠宰場》是一本科幻小說,但雖然它既有外星人又講時空之類的事情,它最深刻的描寫仍然是死亡。馮內果在書中寫了不下百次「andsoitgoes」和「andsoon」,最接近的粵語說法應該是:「就係咁」和「諸如此類」。無論多少人死了,就係咁,諸如此類,同類的事會不斷發生,你今天不死明天都會死,戰爭中炸死和病死和被車車死都是一樣的。這是馮內果最深刻的洞見,認為《第五號屠宰場》是反戰小說的評論家是捉錯了用神,偉大的小說家(或藝術家)不是從平凡中見不凡,更高層次的是從不凡中見平凡,洞察世事之重重覆覆,世事之就係咁與諸如此類,但同時又對廉價的救贖嗤之以鼻。

當然,如果主角們輕易接受這些知識份子與文青們的解釋,我們就沒有《陰屍路》這樣奇情的故事可以講,所有人都學卡繆一樣思索一下人為甚麼不自殺好了。之前說過「Terminus」有另一層意義:它也是一位羅馬界神的名字,界神即「保護界碑」的神。《陰屍路》一直都在處理劃界的問題:死人與活人的界線,道德與不道德的界線。無疑Terminus的人是壞人,但主角們後來血洗教堂,在十架前屠殺這些壞人,一樣手起刀落,腦漿四濺。細心的觀眾會發現教堂內掛着的聖經章節,是啟示錄第九章第六節:「在那些日子裏,人們將會求死,卻絕不得死;他們渴望死,死卻逃避他們。」故事就是這樣,諸如此類。

《陰屍路》最新一季劣評不絕,正是因為我們不需要以喪屍為背景看長篇大論的哲學論辯,更不需要有人跑出來像夢遺方丈一樣佛心地說「生命寶貴,阿彌陀佛」。《陰屍路》一直以來的可觀,是因為它說了一個沒有美好大結局的故事,人類的困境永遠沒有解決的一天,在以往的世界如是,而末世後文明重新啟動,所循軌跡竟然相似。但當然電視劇的世界還是比較簡單一點,壞人不會西裝骨骨,叫你和平理性唔好搞事。又或者,世上根本沒有好人和壞人,只有主角和主角的敵人。故,在得到我們的「就係咁」和「諸如此類」前,我們都要相信自己就是主角,要反抗到自己像泡沫一樣噗的一聲爆破,恍如沒有存在過為止。


※※※※※※
《TheWalkingDead》簡介
由同名漫畫改篇的電視劇,在AMC播出,是收費電視收視冠軍。背景是神秘病毒肆虐地球,將絕大部份人類變成了喪屍。人類文明因此完全瓦解,世界回歸了自然狀態,生還者除了要逃避喪屍威脅,還要面對其他生還者的掠奪和殺戮。


撰文:陳婉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