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國家領導駕臨,出席典禮,到底是特區,才封了半個區,氣派不算大了,領導飛到直轄王土吃頓飯,尋常封掉半座城。兩制,早晚糊爛;一國,近了,小特區的小皇帝,早就拚命效法大皇帝。「我會改變施政態度,多聽民意。」小皇帝說;他要聽「民意」,奴才們,就給他安排「民意」;「觀禮巿民」再一次應召而來,山呼:「我王英明,我王做得好,我王做得不夠!」不夠狠?還是不夠毒?
真要民意,有種跑到街上去!村野雜貨店一老媼,與世無爭,但遇人說起董建華,都要狂數惡跡,恨他應退不退,該死不死,咬牙罵遍他祖宗十八代。要民意,這就是民意!
與民為敵,難免防民,拒民;御駕所及,再無「公眾地方」。今天的公眾地方,明天,他喜歡,就不是公眾地方;他不喜歡,在那裏填海,蓋個官宦或者宦官俱樂部,也不是公眾地方;「一國」的特色,就是:甚麼是公眾地方,決定於長官意志。
越乞人憎,越要保安,基於保安理由,往後,特首在府上方圓百里之內消遣,你可能讓警衞拒於「水馬」之外,三天不能回家。「怎麼不早說?早說我就不從長洲出來看升旗,乾脆在家看電視。」一個愛國女人抗議。為甚麼要早說?特首和國家領導在大酒店花公帑吃甚麼,要不要跟你早說?愛國,還得講資格,講關係,講次序;升旗這麼莊嚴的事,不是小民們要看,就能看的。